雖然遭到了意料中的反對,但出於軒轅捷就任教主和國主以來的前所未有的寬容,這些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國策改革還是得到了通過。當然,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軒轅捷,我們的軒轅大帝很是撤換了一大批官員,甚至殺了數百名明頂暗抗的官員的頭。
10年後,標誌著由奴隸製轉變為封建製的改革成效逐漸顯露,最重要的是神華國原來此起彼伏的“叛亂”幾乎沒有了,這完全拜托軒轅捷正確的民族政策。軒轅捷在任之時獲得了無上好評,教眾和平民都稱其為軒轅大帝。直至他臨死,一手掀起了滔天巨浪,方才導致其毀譽參半。
起因是繼位問題。軒轅捷活了66歲,像絕大多數太陽教主,他娶了無數的美女,美女們為其生育了20多個兒子。他在世時,他的成年兒子都成為統領一州的總督。掌管一州之軍政。(當時神華全國共56個州)他的兒子們掌管的都是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的大州。處心積慮已久的軒轅大帝部署完畢後宣布改變已延續數百年的教主繼任方式,由公推變為指定,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道詔令頓時在軒轅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原來地位僅次於教主的八個彩衣主教,黃衣,藍衣,黑衣,紅衣,白衣,青衣,綠衣和灰衣主教本來是最有希望獲得教主之位的人,現在他們的希望無疑落空了。這些都是長年征戰的軍隊統帥,在軍中頗具聲望。當下,灰、白、藍、綠四主教起兵造反,布告天下,聲討軒轅捷更改國家大政,妄圖家天下的滔天大罪。國家頓時陷入了大亂,慶幸的是另外四主教沒有選擇起兵造反,而是擁戴軒轅捷的武裝平叛。他們早已和軒轅捷達成了協議,以其擁戴之功換得子孫的長保富貴。這場被神華國史叫做四主教之亂的大內戰打了13年,至大陸曆655年軒轅捷身死,尚未看到戰爭的結束。但那時平叛戰爭已經進入尾聲,所有神華國人都知道灰、白、藍、綠四主教的部隊支撐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