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湘仍在招工人,但她的目標卻再沒放在了那些年輕力壯的男子身上,而是轉向了女子。

這是天子腳下的京城,人們的生活相比其他的地方,自然是要富足一些的,可就算是如此,也同樣有許多女子生活在困苦之中。

就如從前的郭湘一樣。

對於這些女子來說,她們其實並不怕吃苦,她們怕的是連吃苦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要給她們一個機會,讓她們可以活的有尊嚴,活出一個人樣,她們中的許多人都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也如從季卿這裏得到了銀子與支持的郭湘一樣。

既然如此,她為何不給這些女子一個機會呢?

於是,這個由郭湘這個女子開辦的瀟湘紙坊,又招到了一批不懼外人的指點,願意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而咬牙努力的女子作為紙坊的工人。

雖然招到了工人,但其他紙坊看熱鬧的心態卻是絲毫未改。

就算有工人了,可這些弱質女流,而且還是對造紙一竅不通的女流,她們又能做些什麼?

指著這些女流之輩來造紙,這不是笑話嗎?

麵對同行的質疑與笑話,郭湘不僅沒有輕言放棄,還耐下心來手把手的教這些紙坊的女工。

也正因為起步太難,所以一直到現在,拿到銀子都快一年的時間了,瀟湘紙坊才總算是做出了第一指成品紙。

也就是當初郭湘自己造出來的十樣蠻箋。

郭湘並不是不會造別的紙,但那些都是她從前在郭氏紙坊學會的,按著她那嗣兄對她的虎視眈眈,郭湘都能想象得到,若是她造了從郭氏紙坊學的那些紙,隻怕用不了多久,她那位嗣兄就得帶著人找上門來了。

可十樣蠻箋不一樣。

這本就是郭湘自己一手造出來的,並不是郭氏紙坊的秘方,這是獨屬於郭湘一人的。

郭湘自己開的紙坊,造她自己的紙,就算她那嗣兄來了,也絕對說不出什麼來。

而且,郭湘也是考慮到了瀟湘紙坊的未來。

京城已經有幾大紙坊了,瀟湘紙坊在幾大紙坊已經共存許多年的情況下才開始起步,若是與幾大紙坊造差不多種類的紙,還真沒有多少競爭的可能性。

也正因為如此,郭湘根本就沒打算造普通的紙,而是將目光瞄準了京中的貴女們。

京城權貴們自然不會苛待家中的女兒,京中的貴女們也都是自幼就會讀書習字的,甚至一些貴女們還會組建詩社,其中也不乏有佳作誕生。

與普通的文人學子不同的是,這些貴女們在選用紙張時,對於紙張的外形是有偏向性的。

就如郭湘造的十樣蠻箋。

她敢肯定,若是當初她送去致遠書齋的十樣蠻箋沒有被安國公全部買走,待有貴女看到了那些紙,也一定會愛不釋手的,絕不會愁賣。

這幾年來,郭湘的嗣兄也不是不想將十樣蠻箋仿製出來,隻不過沒能成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