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賀府自然也就收到了許多的賀禮,就算賀章早就有言在先,不會收太過貴重的賀禮,但想也知道,所有的賀禮加在一起,也一定不會是一個數目。
而這些,將來都是要還禮的。
反正這會兒閑著也沒事,把禮單拿過來看看,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李嬤嬤領命退下,不多時就拿著幾本書,以及禮單回來。
季卿接過禮單,又讓李嬤嬤下去,然後才低頭仔細看了起來。
禮單是有專人記錄的,但凡是有客人送上了賀禮都會記錄下來,因為來吃喜酒的客人極多,賀禮自然也多,這禮單都記了厚厚一疊。
而除了這厚厚一疊的禮單之外,隆泰帝的賞賜,以及後來趙太後、衛皇後以及宮中各主位妃嬪的賞賜,則單獨歸到了另一邊。
先前宣旨的時候,季卿隻是大概聽了一耳朵,隻知道隆泰帝的賞賜極為豐厚,至於那些賞賜之中具體都有些什麼,她卻是沒有注意到。
想了想,季卿先將那厚厚一疊禮單放到一旁,先看起了宮中的賞賜。
這一看……
季卿先愣了一下。
倒不是因為隆泰帝的賞賜太過豐厚了。
賀章本就是隆泰帝身邊的親信,賀章成親隆泰帝會有豐厚的賞賜,季卿一點都不會意外,但讓季卿意外的是,她在隆泰帝的賞賜之中看到了一樣有些奇特的東西。
李廷圭墨。
隆泰帝的賞賜之所以極為豐厚,就在於貴重,金銀玉器,各種奇珍異玩都有不少,而在這些東西之中,夾了這麼一塊墨,自然也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李廷圭墨就不貴重了。
真要起來,這塊李廷圭墨比那些金銀玉器不定還要貴重一些。
作為徽墨的宗師名家,李廷圭製的墨堅如玉,極為受追捧,因為傳世極少,到得大安朝時,已經貴如珍寶,若是哪個文人墨客見著這李廷圭墨,隻怕寧願傾家蕩產也是要得到的。
隻不過,如今李廷圭墨已經極為少見,多少年也不見得能見著一枚。
由此,便也能看出這李廷圭墨的珍貴之處了。
季卿之所以會覺得驚訝,是因為賀章的書房裏,已經存了許多的好墨了,而且這些墨還都是由隆泰帝賞賜下來的。
那次季卿去賀章的書房,看到這些墨,順口問了一句賀章是不是有收集名墨的喜好,賀章的回答卻是否定的。
那時季卿就覺得有些奇怪,既然如此,為何隆泰帝會賞賜這麼多的名墨,甚至隻差一塊李廷圭墨就能辦個名墨大展了。
難不成……
隆泰帝有喜歡賞賜好墨給臣子的嗜好?
季卿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猜測。
要隆泰帝有收集名墨的嗜好,那還可以理解,畢竟就算是帝王,也總會有自己的喜好,這並不會讓人驚訝,可身為帝王,自己不喜歡收集名墨,反而喜歡賞賜名墨給臣子,這樣的行為就有些讓人覺得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