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時的先帝,也算得上是春秋鼎盛。
做不到替家人申冤,但季卿想著,既然還有這麼些人手,怎麼著也要做些什麼,至少,得對那些落井下石之人做些什麼。
季卿那時隻是個閨閣少女,留下來的那些人手有限,而且也都接觸不到太過高層的人,所以他們能做的事其實極為有限,但即便是這樣,季卿也沒讓那些落井下石之人好過。
別的做不到,選了必經之路將人蒙了腦袋打上一頓,卻還是能做到的。
這些人是如何落井下石的,其實誰都是看在眼裏的,現在偏就是這些人被人暗算,有心之人自然會想到,這定是有人在替季太傅出氣。
為此,有人暗中覺得大快人心,也有人覺得出手那人實在是太過衝動。
不過,季卿很快就將季太傅留下的那些人手遣散了。
不是她不想繼續教訓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而是她知道,這樣的教訓其實無關痛癢,根本就傷不到這些人的根本,這隻是她無能為力之下的任性的小小報複而已。。
而且,有過前車之鑒在,那些做了落井下石之舉的人再出門時都極為警惕,再想像之前那樣輕鬆得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最重要的是,因為她的所為,京城不少人都在暗自揣測著到底是誰在替季太傅出氣,在外人眼中最有可能做這些事的那幾個人,更是已經引來了宮裏的關注,若是她再繼續下去,說不得會替那些親近季家的人招來禍患。
就是季太傅手下的那些人,他們能在季家出事之後仍忠於季太傅,不曾將她的事透露半分,季卿又怎麼能看著他們因為暴露而出事呢?
還有賀章。
賀章救了季卿,還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收留了她,一旦她被人發現了行蹤,首當其衝要倒黴的就是賀章。
季卿知道,賀章是舉子,來京城就是為了參加春闈的,若是因為她而前程盡毀,她不是就恩將仇報了嗎?
出於這種種考慮,季卿將手底下那為數不多的人都遣散了。
皇上春秋鼎盛,季卿看不到任何給家人申冤的希望,既然如此,又何必害了別人呢?
自那之後,季卿才真正安靜地待在賀府的後宅,輕易再不出賀府一步。
這些事,在過了十年之後的現在,季卿其實都已經不怎麼記得清了,還是聽到賀章提起,她才又漸漸回想了起來。
她原本一直以為,她當初的這些小動作,賀章是半點都不知情的。
卻沒想到,賀章從頭到尾都看在了眼裏,他甚至都沒阻止過她。
想到此處,季卿不由得道:“你既然都知道,怎的還由得我胡來?”
那時若是被人發現季卿藏在了賀宅,季卿固然沒有好結果,要不會被押送嶺南,要不會被送到教坊司,賀章同樣也會前程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