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可是金貴的東西,把這些舊書賣給書齋,怎麼著也能得些銀錢,好吃好喝一段時間總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男子才帶著這些書來了致遠書齋。
致遠書齋是京城最大也最有名的書齋,不管是買還是賣,都是出了名的童叟無欺。
聽完男子的話,元寶“嗬嗬”一笑,“喲,大哥,這可就巧了,我家公子沒別的愛好,就喜歡收集這些舊書畫,今兒撞了大哥是我不對,要不這樣吧,大哥的這些書我代我家公子買了,一定給你一個不比致遠書齋低的價格,大哥您看怎麼樣?”
男子眼中一亮,“當真?”
元寶一臉真誠地點頭:“自然是當真的,這樣吧,致遠書齋可是出了名的童叟無欺,咱們一起去致遠書齋給大哥的這些書估個價,不管致遠書齋出什麼樣的價格,我都以高一兩的價格買下來如何?”
男子自然是樂意的。
多一兩銀子,那也足夠好吃好喝幾頓了!
隨後,元寶與男子一起拿著那些舊書進了致遠書齋。
雖是舊書,但數量不少,老秀才又保存得當,致遠書齋也給了三十兩的價格,因為元寶與那男子事先有約,最後這些書被元寶用三十一兩銀子買了下來。
男子拿著銀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季卿早在元寶與男子攀談的時候就回了馬車上,元寶拿到書之後也回到馬車邊,低聲道:“主子,書已經拿到了。”
忍冬和冬青從元寶手裏接過那些書。
因為書又多又沉,兩個丫鬟分了幾次才把所有的書都送進了馬車裏。
季卿並未急著翻看這些書。
反正書已經到手了,倒是不急於這一時,等回家了有的是時間看。
季卿不知道的是,在她乘坐的馬車駛離致遠書齋時,致遠書齋裏,一名年約五旬的夫人來到大堂,她身後還跟著兩個拿了幾本書的丫鬟。
這位夫人見自家女兒站在大堂裏出神,有些詫異地伸手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玥兒,想什麼這麼入神?”
被這位夫人稱為“玥兒”的,是一名年約二十五六的年輕婦人,被母親一拍,她從回憶中抽離,再往致遠書齋外麵看了一眼,這才有些遲疑地道:“母親,我……我方才好像看到如意了!”
……
回到杏花胡同的宅子,季卿換了身家常的衣裳,便帶著買來的書進了書房。
這宅子裏也就季卿一個主人,她自然也就住了正房,正房有三間,作為季卿平日的起居之用,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東耳房做了庫房,西耳房則布置成了季卿的書房。
最初時,季卿其實是想將正房空置,自己住西廂的。
她想著,等陸氏等人歸京了,總是要有個落腳之處才是。
但後來季卿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堅信,季氏一族是蒙受了不白之冤的,母親他們就算要回京,也該是洗清了季氏滿門的冤屈之後,再堂堂正正的回京。
到那時,季家的宅子也自當歸還於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