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縱橫之龍-第一百七十五章 《‘論持久戰’的使用方法》(1 / 3)

第二卷 縱橫之龍-第一百七十五章 《‘論持久戰’的使用方法》

兵工廠經過急速發展,已經分出機床機械坊、槍械修理坊、火藥生產坊、火炮生產坊、綜合組裝坊等幾個獨立的作坊。除了不斷嚐試複裝子彈以外,兵工廠還大量的製造弓弩、大砍刀和紅纓槍。

為了能使使迫擊炮即能曲射又能平射,使其具有步兵炮的功能,劉雲、徐柏生和一幹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幾乎天天泡在火炮生產坊裏。

徐柏生看著劉雲手裏的迫擊炮平射擊發裝置即將組裝完畢,有些不相信的問道:“團長,這炮尾巴上加的這個擊發裝置能成嗎?我總覺得挺邪乎的!”

迫擊炮平射總算提前幾年出現了!劉雲站起來拍拍手,如釋重負般的笑了笑,“說實在話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如果不成那咱們就再改進!”正要招呼人去試炮,又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把政委他們都叫來,告訴他們兵工廠要試炮了。”

一旁的徐柏生立刻對身邊戰士叮囑道:“團部有多少人就叫來多少人,越多越好!”

兵工廠廠長賀高蘭也對技術員提醒道:“記得把咱們的新裝備全部帶上!”

心急火燎的炮兵隊戰士早就等不及了,也不將迫擊炮分解,幾個五大三粗的家夥扛起迫擊炮就走,兵工廠的技術員也立刻跟上,一行人快速向試炮場跑去。

山頭上,民兵將試炮的整個山頭都戒嚴了,嚴禁任何人進出。團警衛排的戰士在內圈布置了哨崗,荷槍實彈的保護著幾個首長的安全。經過改裝的迫擊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對準著山頭上一座巴掌大的小山廟。

“預備!放!”一個炮兵隊的戰士遠遠的傳來一聲大喊。

獨立團團部的幾個幹部立刻聚精會神的看著小山廟,“轟!”一聲巨響,搖搖欲墜的小山廟遭受重創後,“嘩啦”一聲垮掉了,灰塵和煙霧滿天飛。

“好!”“太好了!”李遠強和戴仙兵知道迫擊炮平射的意義,忍不住齊聲叫好!

“這玩意兒不錯!”李信笑了笑,又搖了搖頭,“服了你了!這些天算你沒白混。”

“還有幾樣好玩意兒!”劉雲大手一揮,幾個兵工廠的人立刻抬著一門“高射機槍”過來了。

一旁的賀高蘭指著這門粗糙的“四不像”介紹道:“這門十三毫米大口徑機槍是從鬼子飛機上拆卸下來的,後來我們的鐵匠敲出一個機槍活動架子。這樣一來這門機槍就可以用來防空了,免得被鬼子的飛機騷擾。”接著又訕訕的笑了笑,“就是拆下來的子彈不多,而且以後也不會有子彈補充。”

戴仙兵立刻搖搖頭,據說兵工廠才花大力氣複裝了幾顆步槍子彈,若是解決這種大口徑機槍的後勤問題,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了?!

“完了?”李遠強也不再看高射機槍,看了看興致未減的劉雲,“是不是還留了什麼後手?還有什麼寶貝沒有掏出來?”

“再來!”劉雲揮揮手,幾個兵工廠的人立刻拿上來幾把半米長的大口徑“火銃”。

“這不是火銃嗎?”李信立刻指著“火銃”“見多識廣”的喊了起來。

“這不叫火銃!”劉雲拿起一把“火銃”亮了亮相,糾正道:“這叫霰彈槍!”霰彈槍製造簡單,成本低廉。隻要有簡單的材料,具備一定鉗工能力的人就能做出來。而且霰彈槍近距離殺傷大,能有效抵禦鬼子的集團衝鋒。至於彈藥的裝填方式就有一點落後了,用的是前裝擊發式,和火銃沒什麼區別,在戰場上也隻能用一次。

“轟!”一聲巨響後,霰彈槍強大的後坐力幾乎將劉雲的胳膊震得發麻,而三十米外的一堵土牆差不多已經報銷了,綠豆大小的金屬彈丸將土牆擊穿,留下了四、五十多個透明的小孔。

彈丸轟擊土牆後產成了大量的灰塵,一陣風適時刮起,將黃色的灰塵吹向幾個始作俑者,團部的幹部們狼狽的跳到一邊躲開飄過來的肮髒灰塵。

李遠強一邊換地方躲灰塵,一邊連連讚歎,“這玩藝兒對付鬼子步兵衝鋒是一把利器,最少比火銃要好多了!就算是鬆炮也沒這玩意兒好使。”

戴仙兵非常感興趣的拿過劉雲手中發熱的霰彈槍,看了看,“這槍怎麼裝彈的?”

“前裝彈藥!”劉雲看到戴仙兵有些失望的樣子,無奈的聳聳肩幫,“這沒辦法,兵工廠還做不出標準的霰彈槍子彈。”

“米縣再也沒有輕武器和子彈了。”停頓了片刻,李遠強感歎起來,“兵工廠就是我們的最後希望。”

武器的試射告一段落後,劉雲一邊揮揮手示意戰士和工人收拾武器,一邊在李遠強身邊低聲說道:“為了在節約子彈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的殺傷鬼子,非得花大力氣練兵不可。”想了想,又補充道:“先在部隊裏挑選一些射擊技術好的戰士進行著重培養!短期培訓後下放到各個連隊,還要在每個連隊裏挑選一些勇敢善戰的老兵,讓他們組成攻堅尖刀班。”

李遠強點點頭便是讚同,對一幹幹部們大聲說道:“大家回團部開一個總結會。”

回團部後,劉雲的興奮也過去了,頓時隻覺得喉嚨幹渴難耐,端起茶碗“咕嚕、咕嚕”的牛飲一通,好半天才愜意的放下茶碗,對正在整理文件的李遠強說道:“老李,我考慮到咱們的武器多了,後勤支援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有必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武器保養、運輸、存儲的後勤部,你認為怎麼樣?”

李遠強點點頭,說道:“待會兒參謀長讓去挑人選。”後勤部除了管賬、記事、核算等事項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有責任心。因為礦工中的有不少知識分子,使得根據地的黨、政、軍建設非常順利,所以現階段文化教員和文書不再“缺貨”!

李信皺著眉頭提醒道:“這霰彈槍和拋射彈雖然挺厲害的,就是火藥的越來越不夠用,這兵工廠的人奉了劉團長的‘聖旨’,接二連三的找我要錢買材料,現在我恨不得從身上扣一塊金磚下來給他們。”盯著劉雲眨也不眨的問道:“你說咋辦?”

劉雲哪管李信的窘境,一想到炸藥生產的人手不夠,立刻脫口而出,“這樣吧!我們發動群眾集體生產火藥,這樣一來就可以緩解兵工廠的需求量。”曆史上就是依靠發動群眾來製造火藥的!劉雲看了看滿臉不高興的李信,抱歉的笑了笑,隨即又補充道:“為了安全著想,原料可以放在老百姓的加裏過夜,但是當天的成品火藥卻必須送入兵工廠、或者所在地的村、鄉專門積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