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在原始森林和大草原上奔襲100多公裏,終於成功在帝元15年5月12日淩晨3點鍾左右,阿古拉睡得正香的時候抵達王庭外圍。兩軍軍長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下令大軍以團為單位分散包圍整個王庭,扼守各個交通要道和任何能通行的山坡樹林,嚴防死守,不放任何一個匈奴人衝出包圍圈去。
王軍豪和他的2排弟兄隨39軍第一師3團其他戰友一起,在團長的率領下沿著一條王庭西北方的大路向王庭搜索前進,路上遭遇了兩個匈奴人守夜的騎兵巡邏小隊,被戰士們用步槍直接殲滅,連報信的人都沒放走一個。
不過,3團手下沒有逃脫一個敵軍士兵,不代表其他方向沒有。在王軍豪所在的3團1000人大部隊距離王庭大約3公裏的時候,一股500多人的匈奴騎兵部隊從王庭方向衝了過來。這是阿拉坦烏拉被部下叫醒,知道王庭被中華帝國偷襲的消息後匆忙派出來進行反擊的幾支部隊中的一支。因為時間在半夜,大多數士兵都已經入睡,阿拉坦烏拉匆忙派出來的部隊隻有不到5000人的值班巡夜部隊,阿拉坦烏拉把這近5000人分成了幾個大隊四處探路,試探突襲王庭的中國軍隊的戰力虛實,而這支500多人的騎兵部隊正好被王軍豪所在的3團撞上。
2:1的士兵人數比例,步槍對弓箭、馬刀的武器差距,導致這場黑夜中的遭遇戰並沒有掀起什麼波浪,這支500多人的匈奴騎兵部隊毫無疑問地被第39軍第一師3團幾乎全部殲滅。隻不過黑夜中無法進行精確瞄準,連王軍豪這等射擊高手也不過擊中了4個敵兵而已,好多戰士射出的子彈連敵軍士兵的影子都沒碰著,戰鬥就已經結束了,最後還是有100多個見機得快的匈奴人調轉馬頭逃回了王庭城堡中去。
打退了敵軍的第一次反撲,王軍豪所在的3團清掃了一遍戰場,留下一個班的戰士看守俘虜,剩下的人在團長的帶領下繼續順著大路搜索前進。
3點20分左右,得到了初步戰況報告的阿拉坦烏拉和慶格爾泰以為中國軍隊要直接攻占王庭,滅亡匈奴國,一邊派人向王庭內報信,一邊把剛剛叫醒的士兵派上了前線阻擋中國軍隊的前進,與手持步槍的中國士兵正麵對抗。
王軍豪所在的3團在距離王庭城堡還有1.5公裏的時候,遭遇了阿拉坦烏拉派出的第二波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的人數可就比第一次多得多了,足足有3000人的規模。團長感到了壓力,不敢托大,下令全軍下馬,分散開來,以戰馬掩護進行射擊。好在中華1號步槍比敵軍的弓箭和弩箭射程遠、填裝迅速、瞄準簡單,3000名匈奴騎兵最終傷亡1700名以上,也未能衝擊到3團的陣前,隻有二十幾名戰士被匈奴人的弩箭射傷,但也沒有生命危險。剩下1200多名匈奴人眼看事不可為,也沒有一根筋的再衝擊3團軍陣了,調頭逃回了城堡內。
打退了匈奴人的第二波反撲後,3團並沒有乘勝追擊,去進攻匈奴人的城堡,而是根據上級安排在距離城堡大約1200米的大路上開始設置路障,構築防禦陣地,阻斷交通。不管是從匈奴王庭內部衝出來進行反撲的騎兵,還是從外部其他部落支援王庭的軍隊,都要迫使他們停下騎兵衝鋒的勢頭,提高己方步槍擊中目標的成功率。畢竟,停止或慢下來的目標,總是要比快速衝鋒中的騎兵來得容易射擊。
這樣的包圍戰術安排一方麵是因為第38、39軍官兵遠道而來,沒有攻城器械,而且1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體力和精力上都無法支撐他們再去對匈奴人的城堡進行攻堅作戰,即使匈奴人的城堡堅固程度還比不上中原的一個小城市城牆,但也不是僅憑人力能攻進去的。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中國自古就有的軍事戰術“圍城打援”了。隻要包圍住王庭,保證匈奴大汗阿古拉無法逃出包圍圈,就能讓哈丹巴特爾和其他外麵的匈奴部落著急前來救援,到時候第38、39軍就能以逸待勞,殲滅匈奴人的作戰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