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匈奴人的遊擊戰
第365章 匈奴人的遊擊戰
想不出任何方法來正麵對抗中國軍隊的哈丹巴特爾首先命人把敵軍新式武器的具體情況傳給王庭和同樣駐守南方的另外三支部隊,提醒他們注意,然後繼續與幾名部下商議對付中國軍隊的良策。
幾個人商量了半個小時,想來想去始終想不出有效的方法來阻擋中國軍隊北上。就在大家都一籌莫展的時候,哈丹巴特爾突然靈機一動,覺得如果能把匈奴人固有的騎射戰術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一點,把整支部隊分散成幾十支隻有100人左右的百人隊,對敵軍進行騎射騷擾,不求殺敵,隻求延緩中國軍隊向王庭行軍的速度就可以了。甚至隻要遇到敵軍反擊就撤退的話,似乎就不會遭到哈斯格爾頓一樣的慘敗了。
最後,大家越討論,對哈丹巴特爾的這個想法越來越讚同,一致決定放棄正麵戰場的抵抗,把這支騎兵萬人隊分成90個百人隊(巴根鎮損失一個千人隊),各自為戰,以遊擊偷襲的形式延緩敵軍北上速度,並把這個決定告知大汗和另外同樣駐紮在南方的三支萬人隊的同僚,讓王庭做好撤退的準備。萬一他們這樣做都抵擋不住中國軍隊的進攻,就隻能把王庭向北方撤退了。
於是,當4月16日鄧芝第14軍派出的前鋒部隊抵達巴根鎮北部50裏外哈丹巴特爾部隊駐地的時候,整個軍營已經人去樓空,包括馬匹糧食在內的所有戰略物資均被匈奴人帶走,房子和帶不走的桌椅床凳等東西都被哈丹巴特爾一把火付之一炬,給第14軍留下的就是一片廢墟。
鄧芝等人趕到軍營,看到有些地方還在燃燒的軍營後,王伉笑著道:“看來哈丹巴特爾不敢跟我們正麵決戰,選擇了遊擊偷襲戰術,連駐地都不要了。”
“正好,我們的最終目的也不是要打敗哈丹巴特爾這四支匈奴軍隊,而是消滅整個匈奴王庭。現在他們選擇遊擊偷襲戰術,不與我們正麵戰鬥,還免了我們自己想辦法拖延時間。我們就在南方與哈丹巴特爾周旋,給匈奴王庭一種我們無法進攻王庭的假象,使阿古拉等人短時間內不會向北方撤退,給北方軍區高覽司令員留出充足的時間,一舉包圍王庭,就免了我們在大草原上去追擊敵軍的辛苦勞累。”鄧芝反而高興地說道。
因為考慮到匈奴人在南方阿斯塔納山脈4個萬人隊的軍隊布防,匈奴軍區14、15、16三個軍基本上無法悄無聲息地快速抵達北方包圍王庭,因此此次匈奴戰爭的戰略規劃是用第14、15、16三個軍拖住匈奴人大部分兵力,並給對方以中國軍隊無法快速包圍王庭擒拿阿古拉的假象,給北方軍區高覽的兩個軍以足夠的時間從東麵突襲王庭,一戰成功。哈丹巴特爾此次放棄正麵戰鬥選擇遊擊偷襲的決策正好符合中央軍委製定的戰略方針,否則要鄧芝等人以步槍大炮這樣武器在戰鬥中對匈奴人進行放水,還真的不好操作,看起來會很假。目前這樣剛剛好,可以給敵人以雙方戰鬥力差距不大,中國軍隊無法徹底打敗消滅哈丹巴特爾等人的假象。
於是,從帝元15年4月16日到5月1日的整整半個月時間裏,已經越過雙方邊界阿斯塔納山脈的中華帝國匈奴軍區第14、15、16三個軍6萬人的部隊被匈奴國包括哈丹巴特爾在內的4支騎兵部隊用遊擊偷襲的騷擾戰術搞得“疲憊不堪”,行軍緩慢,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對匈奴王庭發起進攻。即使中華帝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匈奴戰爭總指揮趙雲上將與匈奴軍區總司令、匈奴戰爭副總指揮李典中將在10天後親臨前線,也似乎找不到什麼辦法來對付哈丹巴特爾的遊擊戰。
哈丹巴特爾等幾支騎兵部隊充分利用他們對庫蘇塔草原地形地貌的熟悉和普通牧民對他們的支持南襲北擾,除了一開始因為不熟悉中國軍人手中步槍的威力,襲擊的時候太過靠近,被中方士兵反擊而導致傷亡過大外,哈丹巴特爾等人逐漸找到了對付中國軍隊的“有效辦法”。隻要選擇在丘陵、山林地帶,不要選擇在視線寬闊的平原地帶與中方戰鬥,就能有效阻止中方的行軍速度,並有機會對中國軍隊形成一定的殺傷。即使雙方的傷亡比例仍然差距很大,但也讓阿古拉等人看到了一點希望。因為相對中華帝國出國作戰必須麵對的後勤問題,匈奴人在庫蘇塔草原上戰鬥,卻幾乎沒有後勤方麵的壓力,隨時可以得到補給,這方麵要比中國軍隊方便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