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孟薑女廟包含山前的108級長階,刻有“貞女祠”牌匾的廟宇山門,還有神亭、前殿、後殿、望夫石、梳妝台、振衣亭、薑女墳等景點,廟裏有專門的道教人士守護,在這裏,劉協和趙雨等人才了解了孟薑女真正的故事來源。據說曆史上的孟薑女並沒有哭倒長城這一說,不過因為這哭倒長城的故事最具感染力,因此人們才選擇性的遺忘了真正的曆史,選擇了哭長城這個故事作為孟薑女的曆史來源。這些事情對劉協沒有太大的感染力,不過對趙雨、蔡琰等人影響倒是比較大,覺得孟薑女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貞烈女子,很受感染。
在孟薑女廟參觀了一個上午,在廟裏吃了一頓不含一點葷腥卻色香味俱全的齋飯後,劉協等人回到北戴河,然後乘坐從釜山經陸路運送到秦皇島來的皇帝龍輦離開秦皇島,前往奉天市。
就在劉協從秦皇島出發前往奉天市的時候,中科院電磁實驗室又產生了一項革命性的發明。
早在有限電報發明出來之後,劉協就提示了中科院的科學家們,既然電線可以把信息通過電報發送出去,那麼也有可能直接把聲音通過電線發送出去,隻是科學家們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人通過嘴巴發出的聲音輸入電線,然後再在接收端轉化成聲音直接傳播如接收者的耳朵裏。
因為電報傳輸信息很不方麵,當信息量非常大而又不是很重要的時候,一字一句的由電報機來發送,非常費時費力。因此,在有線電報發明,並在各方麵技術的穩定應用在生活中之後,中科院電磁實驗室就開始了皇帝所說的電話的研究。
在劉協還在扶桑的時候,中科院的一位科學家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挫折後,終於在電報機原有設備的基礎上,用彈簧片和磁鐵第一次實現了聲音的傳遞,不過那隻是彈簧片“嗞嗞嗞”的幾聲振動而已。但這一段發出的聲音,確確實實通過電線傳播到了另一台電報機上,並通過另一台電報機相同的裝置傳播到了空氣中,被實驗室裏的幾位實驗者真真切切的聽在了耳朵裏。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反複試驗、推導,在6月7日下午3點鍾,中科院電磁實驗室在二十多名科學家的旁觀監督下,把兩架由電報機改裝而來的電話機分別放在了距離四十多米的兩間房子裏,兩邊各有一名實驗者和十多名旁觀的科學家。
3點20分,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就緒,說話的那一端實驗者對著一個看起來像話筒的輸入裝置說了一句“今天是帝元14年6月7日”,然後再40多米外的另一間房子裏,接收裝置前的一個擴音喇叭裏馬上傳出了那位實驗者相同的聲音“今天是帝元14年6月7日”。雖然這個喇叭聲音有些粗糙,傳過來的聲音已經有些失真,但那邊那位說話的實驗者是電磁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大家對他的聲音太熟悉了,一下就聽出了喇叭裏發出的聲音正是這位首席科學家的聲音。由於使用了擴音喇叭,院子裏旁觀的所有人都聽到了喇叭裏發出的聲音,當眾實驗一次性成功,所有的人頓時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電話真正切切的發明了出來,這項發明無疑是今年中科院最重大的一項發明成果,雖然不能公之於眾,但中科院還是在下午請來了留守洛陽的太子劉聰和總理沮授,以及眾多的中央領導,在中科院舉行了現場演示及慶祝大會。劉聰和沮授等人都親自上台實驗了一下這個電話傳輸裝置,對中科院的工作表示了極大的肯定。隨後,這個消息就通過加密電報發送到了幽州,通知皇帝劉協。因為,這個項目一向都是受到了皇帝的重點照顧的,經常詢問電話發明的進展,現在終於發明了出來,當然得通知劉協了。
此時的劉協剛剛到達奉天城,入住奉天省政府下屬的國賓大酒樓,連晚飯都還沒吃呢,幽州省長劉巴就帶著幾名隨員進入了國賓大酒樓。得到通報後的劉巴進入到劉協入住的豪華套間,興奮地對劉協道:“劉巴參見陛下,歡迎陛下駕臨幽州視察工作。洛陽有最高機密電報送達,請陛下過目!”說完,就把手裏的一張電報文件交給了劉協。
“請坐,什麼電報能夠得上最高機密了!”劉協一邊說著一邊接過電報,示意侍女給劉巴泡了一杯茶後,劉協就坐在沙發上看起了這封劉巴所說的最高機密電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