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圖庫率領近衛軍親臨戰場,果然發現華軍中部防線又被逼退了幾十丈,而且還在被連續不斷衝擊的騎兵勇士們繼續逼退,地上屍橫遍野。華軍的盾牌、長矛、大刀,大宛騎兵的戰馬、投槍、馬刀,遍地都是,可見雙方廝殺程度之烈,絕對是雙方開戰以來打得最為慘烈的一仗。烏斯圖庫終於打消了仍然存在心中的那一絲微小的擔憂,嘶吼著命令周圍的騎兵繼續向敵軍那搖搖欲墜的步兵防線衝擊。
133師第二旅位於陣地最前方的三道鐵盾防線已經完全被敵軍衝垮,剩下的士兵隻能用長矛來迎接敵軍騎兵的衝鋒,位於防線後方的弓兵則用弩箭繼續向尚未交纏在一起的敵軍騎兵射擊。
大宛騎兵衝勢越來越猛,已經有部分騎兵突破了密集的華軍長矛大陣,在第二旅步兵方陣中縱橫廝殺。雖然不到幾分鍾便被華軍士兵圍殺而死,但也給了後麵的大宛騎兵打了一劑強心針,他們看到了衝垮華軍戰線的希望。在戰場中部,逐漸聚攏了大宛騎兵近兩萬人的大部隊,他們都發現了華軍中部戰線搖搖欲墜的態勢,一波接著一波地衝鋒,誓要把華軍133師第二旅徹底衝垮,殺入華軍後方。
晚上10點鍾,133師第二旅逐漸有支持不住的趨勢,向後“敗退”的跡象越來越嚴重,整個華軍戰線已經由四千多米拉成了一個十多公裏的彎弓曲線,華軍中部戰線已經傷亡幾千人,被逼退了兩三公裏的距離。
烏斯圖庫看到勝利近在眼前,終於揮動寶劍,向前方一指,親自帶領最精銳的大宛近衛軍加入衝鋒大軍,向華軍中部攻擊,以圖盡快取得勝利。
131師第二旅孫策部負責防守右翼,處於托維亞荒原的北方。因為烏斯圖庫騎兵大隊從西北方向衝來,雖然主攻戰線中部,但孫策也遭受了較大的壓力,不過比起李嚴的133師第二旅就差遠了。晚上八點半,位於戰場西方的烏斯圖庫率領近衛軍全部衝向戰場中部,攻擊孫策右翼防線的敵軍騎兵後部開始往中部聚集,壓力慢慢減小。
到了晚上十點鍾,孫策的第二旅戰線也被拖成了一條弧線,連接中部防線的地方距離邊緣已經足足有三公裏遠,北方邊緣地帶幾乎已經看不到敵軍騎兵的影子。孫策通過朦朧的月光和敵軍的吼叫聲,判斷出敵軍騎兵基本上已經進入己方布置的包圍圈內,一邊下令釋放敵軍入圍的信號,一邊指揮北方戰線向西南方向包圍過去,隻要接攏位於南方的131師第一旅,烏斯圖庫這4萬騎兵可就無路可逃了。
十幾分鍾前,趙雲、荀彧、諸葛亮等軍部高官站立在後勤陣地邊緣臨時搭建的觀戰台上,用望遠鏡查看著前方交戰的情景。
以步兵防守騎兵,雖然帝國士兵戰鬥英勇,陣法演練嫻熟,配合默契,盔甲防具也夠堅韌,但還是付出了比較慘重的代價。以中華帝國的弩箭盾牌大刀長矛戰陣,也不過與大宛騎兵拚了個一比一,當烏斯圖庫的騎兵一往無前地傷亡了五千多人的時候,133師第二旅也傷亡了四千多人,可謂傷亡慘重。趙雲的臉上漸漸露出焦急的神色,也不知道烏斯圖庫到底有沒有上當,敵軍騎兵有沒有全部進入包圍圈。雖然看到敵軍騎兵大都往中間彙集了過來,但由於看不到戰場全貌,卻不知道在後方督陣的烏斯圖庫有沒有進入衝鋒大隊,進入包圍圈。如能連帶烏斯圖庫一起殲滅,可謂砍掉大宛國一支擎天大柱,前路無憂。
諸葛亮看趙雲有些不放心,在旁邊勸道:“趙將軍,戰術已經布置下去了,敵軍騎兵大部分已經上當,就算殺不掉烏斯圖庫,大宛國也基本上完了。要知道烏斯圖庫雖然智勇雙全,但我們雙方接戰以來他尚未取得一場勝利,大宛朝堂之上指不定就有奸佞小人進讒言,說烏斯圖庫無用。丟了塔拉斯河防線,首都失守,再要敗了此仗,就算闊科依土多麼信任烏斯圖庫,他回去也沒什麼好日子過了。隻要按計劃殲滅敵軍騎兵大部,大宛國指日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