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榷確實得到了董卓的賞識,成為董卓軍中的幾大巨頭之一。每次董卓都會把李榷定為前鋒,因為李榷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這其中賈詡功不可沒。這樣就使李榷更不想放賈詡了,結果是賈詡這麼多年來連一次接近董卓的機會都沒有。(沒人引見,肯定是要被董卓的親兵轟回去的。)
我吩咐趙雲殺了董卓後就不用回來了,在涼州主持政務和軍隊工作。
董卓還有兩個重要人物是我特別想得到的:馬騰和龐德。龐德今年才17歲,並沒有怎麼顯山露水,隻得到了馬騰的重用。
這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重要人才,我是不會放過的。
而馬騰則是一直比較忠心於朝廷的,因此董卓雖無造反之心,卻與馬騰合不來,並不得重用。隻在牛輔手下任了一名典長,鬱悶至極。
但馬騰在陣前與敵軍將領武鬥確實沒得話說,時常斬下韓遂的將領。因此在那些崇拜英雄的士兵眼中是極有威望的。隻要馬騰站出來支持趙雲接收軍隊,問題就不會很大。相信馬騰對趙雲的欽差身份是絕對服從的。
188年5月7日,趙雲和呂布一幹人等到達董卓駐軍所在地。與前來迎接的中將見過禮後,趙雲見董卓沒出來迎接,就帶了呂布和四個侍衛就直接去了董卓中軍大帳。
董卓在幾個親兵的扶持下病懨懨地出來迎接趙雲。
趙雲看他那樣子確實像是病了,裝得很像。但太子殿下說了,董卓一定會裝病拖延上京的時間,叫趙雲不要被董卓的假象所迷惑。於是趙雲就直接讓董卓和跟來的眾將接聖旨。
我在聖旨中高度讚揚了董卓在剿滅韓遂叛軍的過程中所立下的功勞。特召他進京麵聖,接受封賞。朝廷將提升他為禁衛軍車騎校尉,秩比三公,食二千石,其他將領也一律按功嘉獎。
和我預料的一樣,所有的將領都為董卓求情,說董將軍在追殺叛軍的途中落下了病根。現在叛軍被剿滅了,病卻發作了,請求趙雲寬限些時日,等將軍病好了再隨趙雲進京麵聖。
趙雲知道其實是合夥裝病騙朝廷,但他也不說,按太子的指示去看了董卓幾次,見其確實病的“不輕”,也就不在催他上京了。暗地了開始執行我吩咐他的行動計劃。
首先暗中聯係了賈詡,利用他的關係把31個見不得光的殺手藏了起來。然後就開始暗中了解了太子點名要暗殺的幾名將軍的住處和床位所在。(因為在夜晚殺人,不了解清楚他們的床位就不能進帳就暗殺成功,還有可能驚動他人。)最後是把詳細情況交給金田明後金田明又自己親自證實了一遍,才確定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