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次晉遼大戰 第二十一章 霸王行動(7)(1 / 2)

“爾等平常年份,能在林子草地大海裏,大約取得多少收獲?”向小河問道。

高佑心知自已的回話,事關數百宗族的生死,當下想了一想,道:“契丹此處,地廣人稀,森林草原海洋之上,物產甚為豐盛,就蘇州附近而言,若是人力足夠,野外收獲,怕能供個三五千人食用過冬!不過目下已是九月中旬,前幾日又下過了霜,適合野外收獲的辰光,也就是一個月多點,挨到十一月中下旬,天上下起鵝毛大雪,地麵上積雪深達五六尺,就算身著皮裘,常人也不能再去野外,不然會活活凍死!”

向小河心中盤算幾轉,道:“也好!隻要爾等真心歸順天朝,原為順民,前程是必然有的!”

高佑苦苦一笑,道:“亡國遺民,萬不敢望甚前途,但請大將軍馬上下令,不要屠戮我本已殘餘的渤海遺民便是!”

向小河點頭道:“如此俺點一親兵隨你出去,你將族人指示出來,親兵看著不讓他人傷害,你便帶著族人都到城外集結罷!”

高佑連聲道謝,跟著向小河一名親兵退出木屋,心中又喜又哀,喜的是宗族總算能存活下來,哀的是在自已與向小河求情之時,晉軍仍在大開殺戒,雖然憑著才智說動了晉軍將領,但可憐城中近五百渤海遺民,存活下來的人很有可能已不到三百,畢竟像自已這樣是渤海大姓,家中有傳承,能說漢話的太少了!

足足花了一天,向小河才將蘇州城刮地三尺,打掃個淨盡,將城內契丹,奚,室韋等人數百具屍首扔進幾間木屋之後,向小河先派人稟報蘇州城收獲,然後派出哨戒,向前十裏打探,自已便與全軍和漢民,渤海人都住在破破爛爛的帳篷裏,軍士們分批休息,向小河則枕戈待旦,軍士們三更起床,四更便用從契丹官員處搜出的五口大鐵鍋,收了一些廚具,壘灶造飯,胡亂吃了一些,五更就吩咐城中勞役將糧食帳篷都裝上了廋牛弱馬拉的木車,裝不下的就折了帳篷,由漢人中的女子縫製布袋,裝了糧食由男子扛在肩上帶走。看看羊群也由漢民趕著上路,向小河下令將點火,將這個簡陋的蘇州城一把火燒為白地!鎮東關已然占據,但晉軍兵力不足,無力掃蕩更大的區域,還要集兵守護鎮東關,所以鎮東關以北的城池據點,能燒的全燒,能毀的都毀,盡力將四野掃蕩幹淨,如果契丹有軍隊前來,沒了據點,隻能重新立寨,好歹還要耗點人力糧食。

引著大隊向西南行進,向小河對著忐忑不安的高佑道:“高先生到我營中,可要當心。我營中當得大將軍這稱呼的,隻有俺家主將,名諱上潘下美,其餘軍官,像俺這樣的也隻是個指揮使,可不能再叫大將軍了,沒得主將怪罪,切記!切記!”

高佑連忙拱手道:“多謝指揮使提點,俺這邊廂卻是曉得了!俺們入了軍營,若是有甚麼行止不當,還請指揮使多多照看!”

向小河微微一笑,道:“入了軍營,隻管聽話聽差遣便是,無論有何事發生,在我營中,最忌亂走亂動亂叫,犯忌的全都斬首,高先生卻要小心了!”看著高佑一副死裏逃生的樣子,向小河也懶得跟他詳細說懲戒營的來曆及軍紀了,反正這些個渤海人在潘美手下做勞役,究竟是禍是福,那還難說得很呢!

蘇州城的漢人,渤海人大部分拖家帶口,雖然晉軍軍士全力催促,但從蘇州到鎮東關,才十四裏的路程,也走了一個半時辰,總算到達中關關門之前。

懲戒營都指揮使潘美早得到向小河稟報,已命駐守中關的將士在關門南麵,離關牆約二十丈外,清出兩片空地,讓漢人在左麵立營帳,渤海人則在右麵立營帳。

由於約一千三百勞役遠來辛苦,潘美特命換供一頓飯食,正好向小河帶回五口大鐵鍋,當下也是壘灶架鍋,將鍋中滿水,倒入粗糧,便馬馬虎虎地生火煮了起來,火頭軍一邊煮飯,一邊招呼漢人渤海人等將土碗全部擺放在關門之下。潘美下令從羊群中挑出五口羊來,剝皮洗淨,羊肉羊骨連同內髒都切碎了扔進鍋中,不多時便香氣四溢,一眾勞役和軍漢聞了,都是不住地咽口水。

潘美聽得向小河說有個渤海人高佑,看起來像是胸中頗有些城府的樣子,當下便在關門城樓之上,召見了高佑,大剌剌地受了高佑的大禮參拜,潘美叫道:“起來罷!待會先吃飯,飯後可休息一個時辰,然後全部男人便開始做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