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八年九月,石重貴發表《伐淮南詔》,由大學士,武備學院院長竇儀執筆,駢四驪六,洋洋灑灑近千言,文武百官紛紛撫掌叫好。石重貴這樣的丘八則有點大感不耐煩,扔給了正駐軍穎上的郭威,讓這個丘八把《伐淮南詔》譯成白話,散發淮南百姓。
對製訂作戰計劃遊刃有餘的郭雀兒和手下的武備學院學生們接到這麼一個詔令,都是大驚失色,忙亂了整整兩天兩夜,終於整出一篇不文不白,讓南唐群臣口瞪目呆之餘哄堂大笑的複製品,不過百姓倒是真的能看懂了,大體意思就是:
一、南唐是偽朝,竊居國土,在政治上不合法。
二、李璟曾經勾結契丹,企圖南北夾擊晉朝,還曾經派晉朝叛將入侵故土。
三、晉朝憐憫淮南百姓生計艱難,準許過境進行糧食交易,但李璟卻將淮南百姓的救 命糧據為己有。晉不負唐,唐實負晉。
四、李璟氣數已盡,江東軍民士人等速來歸順。否則一旦刀兵俱下,難免禍及自身。
五、向江東各界做出承諾,周軍隻打李璟,不打百姓人等。江東各界可安居舊業,不要驚慌。
大體上來說,無論淮河南北,普羅大從都認為這《伐淮南詔》還算是有那麼一丁點道理,就算是南唐的文武群臣,暗暗埋怨李景魯莽犯事的也不在少數!
十月,西宮貴妃耶律靈誕下一對雙胞胎,均為男孩,一時間後宮震驚,天下沸然,文雅一點來說,契丹血脈,隱有攝居大寶之患;粗俗一點來說,契丹人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有可能在床上得到!中書令馮道,樞密使桑維翰領率群臣,議立東宮太子,石重貴詔不許,群臣堅持再三,石重貴降詔,淮南事後再議,朝野方始稍安,然而東宮一子,西宮兩子,中外騷然,都有將來以庶壓嫡之慮!
十月底,石重貴拜馮道為開封留守,桑維翰為副留守,以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趙弘殷負責城防,統領開封城內五萬侍衛親軍兵馬,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峻幫辦軍事,並同時負責城內治安。與此同時,淮南道行營都部署郭威向開封報告,晉軍在壽州西南的正陽鎮已成功搭建浮橋一座,王彥超大軍正式攻入淮南!而劉詞方麵得到武備學校工兵係教員學員的幫助,正在下蔡方向搭建第二座浮橋。徐州方向的武寧節度使王景,在擺平了海州的南唐殘餘勢力之後,盡起三萬大軍,從汴水,渦水之間南下,正麵威壓南唐濠,泗二州,擺出一副也要渡河的架勢!
石重貴即令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符彥卿為淮南道行營都招討使,近衛廣晉軍都指揮使趙匡胤為副招討使,武備學院字長竇儀為行軍掌書記,率領侍衛馬步軍五萬人,近衛廣晉軍步軍兩萬人,為征討淮南的二路大軍,作郭威後援,克日出發。
十一月初十,大軍抵達陳州,二路軍大本營招集眾將軍議,當然必定從最是鼓舞人心的捷報開始了:淮南道行營都部署郭威報捷,王彥超過淮河之後,即向東攻擊前進,直逼壽州,先後在壽州近郊,山口鎮,上窯等地,擊敗五千餘南唐軍,已經與南唐壽州本州衛戍軍,清淮軍節度使劉仁贍部軍接觸,打了幾個小仗,互有輸贏,郭威稱“淮南唐軍,除清淮軍外,戰力皆甚弱!”
與此同時,結交勾連南唐南周邊國家及軍閥的工作也是緊鑼密鼓地進行,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峻坐鎮開封,除負責治安外,也將南唐軍力,軍情,民情,周邊政權動態等情報流水價般送到二路軍大營,由為行軍掌書記竇儀整理彙報。根據王峻的情報,南唐西麵的楚國舊將王逵,接受了晉朝南麵行營都統的任命,正率大軍進攻南唐鄂州;南唐東麵的吳越,早在閩國內亂時與南唐打得屍山血海,飲恨惜敗,正自耿耿於懷,晉朝大軍南下,得到統一江南號召的吳越王錢弘俶高興得手舞足蹈,大叫過癮,馬上接受了晉朝的詔令,令吳程都督,衢州刺史鮑倏讓,中直都指揮使羅晟率軍向南唐常州進攻,從側後威脅金陵。占據漳,泉二州的原閩國舊將留從效對大晉的號召持保留態度,表示將給予精神上的無限支持----這石重貴倒是充分理解,但指示王峻也不能便宜了這廝,向他索要更多的稻種,以表示臣服。
在討論了一片大好的形勢之後,丘八皇帝石重貴指出,雖然目前形勢不是小好,是大好,但是也要注意大好形勢下的隱憂,據情報,南唐皇帝李景已經調集大軍北援,任命神武統軍劉彥貞為北麵行營都部署,帶領三萬南唐軍,正星夜兼程北上救援壽州。同時,奉化軍節度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也率軍三萬,打算屯守定遠,以為壽州犄援。還有,李璟又派皇六子、安定郡公李從嘉為沿江巡撫使----諸將都聽得全神貫注,沒有注意到石重貴提及李從嘉時,嚴峻的麵色上居然掠過了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