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八年秋,河東馬步軍都虞侯兼河東轉運使王峻奉詔入朝,任新設聖駕親軍錦衣衛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暫時空缺,王峻薦解暉任都虞侯,石重貴準奏。
同日,於樞密院內設情報署,長官為五品的樞密都承旨,從幽州征調熟悉契丹情勢的參軍宋琪,趙讚分別充任正,副樞密都承旨,專行刺探契丹境內敵情。
石重貴以王峻所轄之錦衣衛已經專任晉境之內刺探,命其將原河東節度府時代安插在契丹境內的細作關係以及文書等,全部移交情報署。錦衣衛都指揮使位高權重,扈從聖駕,榮寵無雙,王
峻心滿意足,很是爽快地把河東節度府方麵有關契丹境內的敵情,細作安置和往年文書作了交割。
開運八年秋末,武寧節度使王景突然出兵二萬,突襲位於淮河以北的南唐屬州,海州,三天而拔,在晉軍威名的震懾之下,南唐軍沒敢渡河北援,隻是派使者詰問石重貴無故犯境!
在開封崇政殿,武備學院院長,大學士竇儀義正辭嚴地駁斥南唐使者的詰問,並要求南唐將在契丹南犯開封期間,挾帶密州刺史南逃的叛將皇甫暉一幹軍民交回,以明正刑典!
皇甫暉這人在大晉官不算高,不過也算是個老運動員了,最初在前唐的魏州軍中當兵,莊宗李存勖派遣魏州軍去戍守瓦橋關,戍守期滿應當回魏州,但大軍走到貝州時,卻被命令留在貝州屯
田。
皇甫暉為人勇猛而且無賴,他夜間在軍中與其他士兵賭博,賭輸了,沒有錢,他就和同夥策謀發動叛亂。當時,莊宗已經失政,天下人心散亂,所以一經鼓動,魏州軍士群起響應。同光四年
(926年)二月,他率領亂兵劫持了都將楊仁晸,對他說:“唐之所以能夠滅梁而得天下的原因,是因為先得到魏州,擁有了河北的軍隊。魏州兵甲不離身、馬不解鞍已十多年了,現在天下已經
平定,天子卻不顧念魏兵長期戍守邊關之苦,我們離家已經很近了,卻不能回去。現在將士們思歸心切,將軍應當和我們一道回去。如果天子發怒,幹脆就占據一州,足以起事。”
楊仁晸說:“你們錯了,現在明主在上,天下一統,精兵銳甲,不下數十萬,你們各有家屬,怎麼會說這樣不吉利的話?”
亂兵們聽他這麼說,知道不能強求楊仁晸率領叛亂,就殺了他,接著推選一個小校做首領,小校不答應,又殺了他,然後提著兩顆腦袋去見裨將趙在禮,趙在禮聽說發生兵變,想爬牆逃走,
被皇甫暉拉著腳從牆頭拉下來,然後把刀架到趙在禮脖子上,把楊仁晸的首級給他看,還說,不從我們就如此首級。“
趙在禮知道不可抗拒,便順從了他們,答應領導叛軍。於是叛軍在夜裏燒了貝州進入鄴都,趙在禮自稱為留後。任命皇甫暉為馬步軍都指揮使。皇甫暉率領數百騎人馬,在城中大肆搶掠,到
一百姓家中,問姓什麼,百姓說“:姓國。”暉說“:我就是要破國。”便殺盡百姓全家。又到一百姓家中,問姓什麼,百姓說:“姓萬。”暉說:“我隻殺一萬家就夠了。”又殺光其全家
。
莊宗李存勖派遣李嗣源率兵討伐叛亂,沒想到討伐軍也發生了叛亂與叛軍聯合起來擁立李嗣源為帝,趙在禮把李嗣源迎接進城內。後李嗣源揮兵反攻京師,莊宗在出逃路上被嘩變的部下射殺
,這一連串的叛亂都是一介軍卒皇甫暉所引發的。
李嗣源稱帝後,將原為士卒的皇甫暉提升為陳州刺史,此後整個李唐時期他幾乎一直擔任刺史職務。
後晉建立之後,皇甫暉從地方調到京師,擔任衛將軍。已經當上了節度使的趙在禮當時也來到京城,皇甫暉前去拜訪他,他對趙在禮說:“我們同在貝州起事,最終成就大業,但事情是由我
先發起的,你今天的富貴,能讓我分享一點嗎?否則,你將大難臨頭!”趙在禮聽了十分害怕,送給他數千錢物,還設酒款待他,喝酒之時,皇甫暉鎮定自若,喝完酒不謝而去。石重貴也聽
說了這事,當皇帝後還一再拿這事開玩笑。
後來,皇甫暉被封為密州刺史。開運五年(947年),契丹南下,包圍開封,天下驚惶,諸藩震恐,大晉搖搖欲墜。對國家前途和革命形勢悲觀失望的密州刺史皇甫暉率領其州人逃到江南,投奔
南唐。南唐皇帝李璟派人乘船逆江而上去接應他們,到南唐之後,皇甫暉曆任歙州刺史、神衛都虞候。在劉知遠突襲開封時,淮北人心渙散,皇甫暉奉李璟之命,率萬餘從到海州,泗州等與
大晉接壤的諸州去招納各路豪強武裝和因戰亂四散的流民。蒙城守將鹹師朗等人都歸順皇甫暉,此後潘美死守開封,契丹直千裏馳援,一下子又絕地大翻盤,正準備進征淮北的皇甫暉被嚇得
心驚膽戰的李璟召回淮南。
其時石重貴天下粗定,國家困頓艱難,百姓水深火熱,也沒有興兵問罪。李璟以為平安無事,不了了之了,倒是皇甫暉因為表現得很是勇武,一路官運享通,升奉化軍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