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戰爭之神(10)(3 / 3)

耶律德光揮一揮手,止住還要進諫的耶律圖魯窟,道:“安博,去把杜使君請過來罷!“

感覺到大地一顫一顫,動勢驚人,李守貞驚喜道:“大汗出動鐵鷂軍啦!”當先近千名鐵鷂軍軍士五人一排,舉著幾乎有一人高的巨大皮盾,竟然不惜馬力,全速疾馳而進,七八名閃避不及的複晉軍士兵就在城門洞內被踩成了肉醬。百戰餘生,沒有死在晉軍手裏,卻死在了契丹軍鐵蹄之下,李勝大怒,喝道:“這些契丹人就不能小心點!“

“住口!守住城門要緊!“李守貞大聲喝斥。

衝過城門的契丹軍突然減速,分為兩股,並不朝大道上急進,隻是沿著大道兩邊緩緩策馬,李守貞看得清楚,這些契丹騎兵將皮盾舉在身側,戰馬蹄聲得得之間,在大道兩張起了兩道盾牆,不多時盾上便插滿了箭矢,聽那箭鏃射到盾上的“奪奪奪”悶響,顯然這不單單是牛皮盾,牛皮之後,裹的還是厚木板,這麼兩道盾牆,足以擋住長箭,甚至大部分強弩的攻擊。

很奇怪的,直到現在,晉軍步兵還沒有發起反擊,那令人心驚膽戰的鐵甲步兵也沒有出現。更奇怪的,契丹騎兵似乎也不急,隻是慢慢地在大道兩邊搭建盾牆,後繼大隊人馬湧入城門之後,也沒有急著衝鋒,去取那相國寺前令人夢寐以求的狼頭大纛和奚車,隻是隨著盾牆的搭建,步步為營,集結兵力,在開闊的大道上排成了數十騎一列的厚實軍陣,整整齊齊地合力如牆推進。

晉軍不像晉軍,契丹軍不像契丹軍,李守貞有點糊塗了。

一騎高頭大馬衝進城門,馬上沒有披甲的通事看見了李守貞,大聲道:“李將軍,耶律解裏大人有命,所有漢軍緊守城門,不得妄動!違令者,雖功高,殺無赦!”

通事身後,大將耶律解裏在數名衛士的簇擁之下湧出千斤閘下,火光之上,這員勇將眸光閃閃,黑色的麵罩亦無法擋住熱切的神情,雖然戰馬跳騰不已,但耶律解裏仍然勒住了坐騎,有點心癢難耐地看著大群的契丹騎兵湧入城門,手下衛兵環盾持槍,目光如冰,冷冷地盯著城門周圍的漢軍。

契丹人出人意料地變得如此冷靜,李守貞似有所悟,想了一想,朝大寧宮方向望了一眼,剛剛幹透了臉頰之上,汗珠又再滾滾而落,他連忙將摘下來透氣的頭盔又戴上,大聲喝令手下複晉軍殘餘的近兩千名精銳在城門周圍堆屍為壘,收拾兵器箭矢,嚴陣以待。

宋門之內,街壘之後,前方晉軍士兵拚死抵抗,累得要命的複晉軍士兵暫時停止了攻擊,隻是緊守城門。城門處的千斤閘已經高高升起,擠得密密麻麻的契丹騎兵揮舞刀槍,呼哨不已,不成陣形地歡呼狂叫著朝城內寬闊的凱旋大道一個勁地猛衝猛擠,由於人人都想爭先入城搶錢搶女人,不下百名部族騎兵被擠撞下馬,不及起身,踏為肉泥。不顧地上同伴的慘叫,契丹輕騎兵如是狂潮一般朝前衝擊,狼頭大纛和奚車就在前麵,一生的榮華富貴就在前麵!衝在前頭的,全是各部族的詳穩,大家互相提防竟爭,暗中下陰招狠手的不在少數。

劉五站在商鋪街壘之後一個臨時堆起的高台之上,看著滾滾湧入的契丹騎兵雜亂無章,不由哈哈大笑:“告訴胡士謙,不要那麼快封口,老子要放長線,吊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