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爭中渡(18)
第三十三章 爭中渡(18)
“燒橋!燒橋!“耶律德光在高處忘形在揮手大叫。
“燒橋!燒橋!“滹沱河北岸邊,高模翰撲倒在地,滿麵淚水,聲嘶力竭地大叫。
北風之中,拖煙帶火的鬆油火把砸在一名軍士肩上,毫不停留地滑落在橋麵上,立時引燃灑在橋麵上的鬆油,大火登時竄起一人多高,大股黑煙陡起,火借風勢,很快就將十餘丈的橋麵燒得烈火熊熊。橋麵上數百名擠得密密麻麻正與晉軍生死相博的渤海軍士卒躲避不及,火苗從靴底燒到袍子上,也不過一瞬間功夫,離河近的渤海軍士兵慘叫衝天,扔了兵刃,下餃子一股滾下河裏,在橋中的則被濃密的黑煙熏得伸手不見五指,慌亂之中滑倒在橋上,臉頰上被火苗燒得滋滋作響,痛得到處亂滾,手中長刀四周亂揮,也不管砍到的是晉軍還是自家人。
火苗隨著流淌的鬆油四處蔓延,橋板以下,橋墩,浮舟也開始燃燒。北風呼嘯,火勢薰天,將河麵上都照紅了,從橋麵上升騰起一條粗大濃重的煙龍,在北風吹拂之下張牙舞爪地撲向橋南的晉軍,被李守貞許下重賞,早就舍下了這條性命,敢上刀山火海三千餘名刀手在烈火與濃煙兩重夾攻之中抵擋不住,兩百餘名衝鋒在前的死士終於耐不住把肺都要嗆出來的濃煙,渾身烏黑有如炭人,帶著一身的燎泡像渤海軍士兵一樣,紛紛跳進了冰冷的河水裏。有數十名機靈的軍士眼見不對,連忙跳下橋墩,立於浮舟之上,試圖用盾盛水滅火,但那火因油而起,借風而烈,真正是杯水車薪,卻哪裏能撲得滅?一陣狂風吹過,粗大的火舌借風勢向前竄了數丈,將正在努力滅火的十餘名努力滅火的晉軍士兵舔得渾身是火,手舞足蹈的火人高聲慘叫,倒撞入河水之中,一現即沒。
正率領全軍拚死抵擋張彥澤兵鋒的姚內斌看見了身後竄上半空的濃煙,大喜過望,叫道:“燒橋!燒橋!“
渤海軍和契丹軍都看到了從橋麵上升起的煙柱,都是欣喜若狂,齊齊轟應道:“燒橋!燒橋!“
張彥澤看到了煙柱,心中一沉,全身如墜冰窟,北岸晉軍自主將以下,全都因為中渡橋還在,還有生路,才奮起餘威,舍命拚搏,如今橋被燒著了,後跟斷絕,就在須臾之間。李守貞不是神仙,就算他有三頭六臂,也不能在一時三刻之間生生再給騎兵搭起一條救命橋來。
“難道張某一世英雄,今是竟然於此授首?!“
李守貞指著煙火衝天的中渡橋,跳腳大喝道:“橋!橋!救火!救火!“然而身邊親兵卻個個沮喪,大夥全都拚了命,還是救不出北岸的弟兄,難道這是天意?
高會麵得了父親提醒,比他人早一步跳進河裏,身上沒有著火,一下水便努力脫了身上皮甲,免得浸飽了河水脫累身體,急急朝河岸方向遊動,奈何這中遊的滹沱河雖然河麵不甚寬,但卻水深流急,一時半會,根本掙不開急速下衝的水流,高會麵隻覺得身體越來越冷,像個冰砣一般,手腳漸漸麻木,那河岸卻還是遠遠的可望不可及,難道自已就要葬身在這條滹沱河中,飽魚蝦之腹嗎?!
眼見橋上的大火燒紅了半邊天,照得河麵有如血色,大半條橋都被籠罩在煙火之中,而在濃烈煙火逼迫之下,晉軍步卒萬般無奈地開始後撤,不再試圖救火奪橋。千辛萬苦才將中渡橋燒著的高模翰看見橋中十餘丈的一段橋麵已經燒透,行將垮塌,便再也不願部下夾在晉軍騎兵和弓弩兵之間白白的當活靶子,便在濃煙掩護下尋了一匹空馬騎上,恢複指揮,軍令傳下,渤海軍殘存前,後軍開始沿河岸左右四散,任由晉軍騎兵擠了過來。
本來橋麵起火已經使晉軍騎兵軍心浮動,陣形不穩,隻不過在契丹軍重重壓迫之下,勉強還在奮戰。突然間渤海軍騎兵讓開大道,籠罩在濃煙烈火之中的中渡橋頓時出現在視野之內,橋頭相距不過三十步,似乎可以一蹴而至。五十餘騎晉軍再也自製不住,狂呼亂叫著離開已經殘破不堪的圓陣,丟下剛才還血肉相連,生死與其的兄弟,策馬朝橋頭疾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