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逍遙生的身世與周路的挺相似的,聽說是某個偏僻鄉村的書生,一個人跑到建鄴城想要讀書,出人頭地,卻無奈並沒有什麼才能。
逍遙生卻看不懂周路的意思,繼續開心地說道:“其實不止這些,我今天還偶得兩句殘句:橫躺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獻筆墨。”
周路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隨後便想走,這些詩句真的……不怎麼樣。周路曾幾度想拿些宋朝的詩句出來給他看看,什麼叫詩句,但想了想還是算了。
逍遙生這時也察覺到周路神情有些不妥,便也皺著眉頭說道:“恩公,其實科舉是大唐給我們子民一躍龍門的機會啊,我知道恩公並不甚懂詩文,也不懂四書五經,但是可以學啊,我可以教你,將來若真考不上狀元也可以做個有涵養的人。”
逍遙生望著周路的樣子有些恨鐵不成鋼,經過這段時間的熟悉,逍遙生自以為已經對周路比較熟悉了,於是便生了讓周路沾沾文氣的心,一心想權他讀聖賢之書。
他也知道周路寫得一手好字,如今在酒樓作為說書先生名氣也是極大的,但是這些在科舉麵前算個屁,好字能幹嘛?說書能幹嘛?說白了,也隻能賺點小錢,若是科舉考中狀元當了官,那就不一樣。
周路也是很無奈,之前他是有過考科舉的想法,但現在想來並不現實,首先不說官場有沒有黑幕,即便沒有黑幕,但是他對於那些沉悶的四書五經根本是看不進去,雖然也能理解,但是看起來卻是很痛苦的,所以覺得還是算了吧。
周路抬了抬頭,望了望昏暗的天色,還是有些感慨。
……
整個城市都開始準備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來了,建鄴城的人們都在為這個節日準備著,氣氛比現代的濃多了。
聽說長安城還會有一場官府配合舉行的中秋詩會,這個詩會將會是最隆重的。
當然,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開國功臣秦瓊的大壽也恰好在中秋,想要升官發財的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還有些人早已經等待這個時刻很久了,比如簡師爺……
昏暗的房間裏,幾縷陽光透過房頂的瓦片縫隙打落在地麵上,光柱裏能清晰地看見細小的灰塵在飄動。
一個白發的書生在地上認真地畫著,口中說著話,他的身旁圍著十幾名大漢,這些大漢每個都粗壯如牛,普通人見了怕都是要避讓三分。
但是他們此時正認真地聽著那名書生說著話,臉色凝重,應該是一件很很重要的事情。
書生便是簡師爺,他說了一些話,抬起頭望了望為首的大漢。
大漢目光凶戾,迎著對方的目光卻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講下去,簡師爺才低下頭繼續說著他的計劃。
話語聲音不大,在場的人卻都能聽得清楚,隻有在一旁有點膽怯的李二狗離得比較遠隻是隱隱約約聽到一些聲音:“……秦瓊大壽的前一天,縣太爺就會去長安城,但是衙門內的人手並不會鬆懈,比如陳真這些人還是會在建鄴城,他們武功高強,隻有在秦瓊大壽的當天才會趕過去,所以這一天才是我們動手的最好機會,也隻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