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火油
同昌守軍在抗日時期其實也是百戰之軍,團長徐自鳴也曾是一員響當當的幹將,隻是負傷被留在同昌後,天長日久兵備荒疏了。城防兵們在同昌城裏兩年的時間,上行下效,早已沒了當年的驍勇與殺伐之性。因此上,今日共軍的突然襲擊,外加上團長徐自鳴不在,使得這些大兵們亂了陣腳。
不成想大難臨頭之時被武笠激起了血性,當然同昌城裏人人都知道這武笠不是個好惹的角色,但他畢竟隻是一名保密局的特工。在真正軍人的眼中,保密局的人原也算不得軍人。但就在眼前,玩命守城的卻是一名特工,這些大兵們隻覺得個個汗顏,心中的那些膽怯之心去了大半,看到武笠被共軍士兵纏住,三五個距離較近的城防兵們抄起軍刺紛紛衝了過來。
那共軍戰士正發了狠勁想把武笠扔下城頭,隻覺得肋間一緊,刺骨之痛傳來,下意識的側身外閃,若是躲得慢了被軍刺傷到心肺,隻怕喪命就在轉眼間。抬頭看看,雲梯上有人頭露出,後援的戰友眼看就要衝上來了,這共軍士兵勇氣頓增,雖然身受重傷,卻還是抱著武笠不鬆手。心中明白,這城頭之上就數被自己抱住的這家夥麻煩,隻要自己不鬆手,雲梯上的戰友衝過來,身後的城防兵哪是自己人的對手?
這共軍士兵心中想的事,武笠又哪會猜不出來?武笠精通蒙古摔跤,最擅於與人纏鬥。尋常時若被人抱住,武笠有七、八種方法可以脫困,但無論哪種方法都要費上一番手腳。眼前後續的共軍就要上城頭了,武笠哪還有那個功夫?
當下裏武笠一咬牙右手從左袖裏摸出一把匕首,回手反刺。兩個人如此距離,那共軍士兵根本不可能躲開武笠的匕首,腹間連了兩刀,手上便有些吃不住勁了。身後又有城防兵用力的抓著這共軍士兵的肩頭,武笠再一扭身總算從共軍的懷裏掙了出來。
那共軍士兵再想發力,從旁邊有人一腳飛踢過來,這一腳用力不大但位置卻端是陰毒,正踢在共軍士兵腿彎處最不受力的地方。這共軍士兵本已是強弩之末,腿彎中這一腳使他踉蹌向前,他本想空出位置讓雲梯處的戰友們上城,可是這一腳位置又陰力量又巧,他無法控製自己的身體,直直的撲向了雲梯上的戰友。
武笠叫了一聲好,知道機不可失,一矮身來到共軍士兵的身後,借著共軍士兵前撲之勢,單手頂住共軍士兵的腰間,將這失去平衡的共軍士兵猛的往前推去。結果這共軍士兵撞在雲梯上的戰友,兩個人雙雙摔下城去。
武笠回頭看看,這一腳正是於青踢出來了。也來不及多說什麼,隻向於青點點頭,大聲衝著城防兵們喊道:“火油!”
這同昌是古城,並且因為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到今戰事不斷,因此上許多守城的武器從古用到今,這“火油”就是其中的一種。
古時候的火油大多是未經提煉的石油,澆出去之後再用火點燃以燒毀敵人的攻城器械。時代慢慢發展之後,加工的手段也慢慢加強,到了明清時期,說到火油與如今的煤油大至相同,燃燒起來也更猛烈。
現今冷兵器已經過時,同樣守城的那些滾木擂石也退出了曆史舞台,唯有火油這東西簡便易製殺傷力又強,從古用到今,不但沒有被淘汰,反而在方式方法上更加的火樣翻新,比起古人使用的時候,又厲害了不少。
聽到武笠喊“火油”,立刻有城防兵退到後牆根,就在後牆根的青磚上有著一個一個的黑色鐵環,如果不仔細找尋的話,很難被人發現。這些城防兵用鐵環將青磚提起,伸手從青磚下麵模出一個個不大不小剛夠一握的土陶燒成的陶罐來。
也不用武笠指揮,城防兵們拿到陶罐之後,象扔手雷那樣扔向了架到城頭的雲梯。土陶燒成的東西本就不結實,砸到雲梯之上立刻破碎,就在土陶碎片之中許多黑色的油汁樣的東西飛濺而出。同時,很明顯這陶罐在製做的時候,還在裏麵放了一些象是火石一樣的東西。這些火石平常被火油包著,沒有摩擦不會起火。這時陶罐破裂,火石本就是易燃之物,與破飛出來的陶片相撞,立刻閃出點點火星。
不要小看這點點的火星,隻要有一星半點碰到火油之上,立刻就燃成一片火海。眼看著那陶罐大小與手雷相仿,可就是這麼一丁點的火油,燃燒的時候就已經極為猛烈。並且火油這東西在反複加工之後,除非自己燃盡,否的話就算是土埋水澆也終是不熄,端是厲害。
平常陶罐易破,所以都藏在青磚之下,隻有戰時才拿出來用。剛剛共軍突然攻城的時候,城防兵們嚇得傻了,就算是徐全在內也全忘了還有火油這東西。在同昌城裏兩年來,除了剛剛入駐的時候,藏下了這批火油之外,這些大兵既沒再檢查過更沒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