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回答一些書評中的問題(1 / 1)

首先小戟對於多日來支持小戟新書的大大們,表示無比的感謝,你們的支持就是小戟更新的動力。

一般來說,中會埋下一些伏筆,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能夠一直讀下去。可是網絡與出版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家邊看邊聊,許多問題盡管在將來也可能會有交待,但是讀者們肯定已經等不及了。

並且小戟功力有限,對很多細節上的把握有明顯的不足,因此上現在許多大大們在後麵的評論區,給小戟留下了許多問題。小戟打算挑著自己會的,回答一些 —-!

第一是關於的背景。其實發到現在,一部分讀者大大們估計也已經猜,這部的抗日情節僅僅是前邊的鋪墊,重頭戲在解放戰爭時期。故事的開始時間,也就是日本鬼子投降的時間。就在炸橋的同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第二是關於兩個連長的職務問題。現在的三個主人公都已經明朗了,支君義、周玉龍、武笠。支君義當然就是小裁縫,而周玉龍與武笠就是兩個連長,這也就是這部名字的由來。但需要提出來的是,在炸橋的時候,周玉龍與武笠都不是連長,他們兩個都是因為炸橋立功,而升為連長的。所以說《小裁縫與兩個連長》,真正符合這個名字的,是在解放戰爭時間裏。並且,他們兩個的連長職位,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連長,這一點在以後會慢慢有所交待。

第三是好象也很重點的問題,這三個人到底是怎麼結義的?在什麼環境下?周玉龍與武笠是不是真的隻是為了炸橋才與支君義結義的?這個……這個……這個真不能說,這是後麵中的一部分重點章節要突出交待的,請大家麵耐心等待!

第四是關於大橋。有大大提問,被炸的南大橋到底有多長?小戟書中的南大橋原型,其實就是家鄉的大淩河橋。隻不過我們縣城的大淩河橋是在1983年修建的,所以不能完全的當成書中提到的南大橋。大淩河橋的橋長是1118.74米,這個是有明確記載的。所以,如果按照大淩河橋的長度計算,在前幾章裏支君義的行走距離就相對合理了。

第五關於更新的速度。目前小戟的,每天更新一章三千到四千字,更新的時間大多在晚上五點以後。小戟的寫作速度是每天兩章六千字左右,也就是說,在小戟的手中還有目前發布章節數量相同的存稿。

之所以有這麼多存搞,一來是以備不時之需,因為小戟的工作關係。小戟在機關辦公室工作,也就是傳說中的“辦公室小弟。”這個工作,如果閑下來的話,的確有很多的空閑時間,可是如果忙起來,兩頭看不見太陽,累個賊死。所以,小戟留下存稿,一方麵是為了萬一忙得腳打後腦勺了,也不至於停止更新。

另一個原因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與鐵血簽約並且進入封推。如果一旦進入封推的話,小戟會海量更新,這也同樣需要小戟有非常豐富的存稿。否則如果到了封推再忙著加快寫作速度的話,那麼寫作質量肯定會下降,那就太對不起讀者了。

目前已經上傳了四萬多字,不知道在這四萬多字中,各位大大們還有什麼更好的提義,請寫在書評區,小戟隻要一有時間,就非常認真仔細的看書評。還是那句話,各位的支持就是小戟更新的動力!

如果大家想到什麼好的情節,不妨和小戟說說,目前小戟的寫作大綱中共有三部分內容,如果各位大大有好的想法,我一定加到書裏麵!

最後,如果可能的話,請大家給小戟的書打打份,到目前為止,隻有七個人給小戟的書打過分。

感謝夏雪、黃花、小編R對小戟的幫助,感謝所有書友大大的幫助,最感謝的是父親遼西老戟。如果沒有父親的支持,小戟的寫作之路也走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