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殘酷1941-(十二)葉子煥的救國夢
(十二)葉子煥的救國夢
“參謀長,剛才那幾炮應該把小鬼子狠狠地敲了一家夥吧!”張連長正帶著迫擊炮連快速前進,但在行軍中卻非常掛念剛才的炮擊效果。
“嗬嗬,你是炮兵行家,你自己心底裏難道沒有數嗎?”葉子煥笑了起來,這個張連長全名叫張大福,現在正一門心思惦記著他的戰果。不過想想也心酸,他的名字裏有福,但現實卻讓他一點福氣都沒有:兒子老婆都在前兩年被小鬼子殺害了,自己一個人流浪到漢口被李國強收留,最後主攻迫擊炮射擊技術,享有五百米內彈無虛發的美譽。
“我們的53毫米迫擊炮首發準確率其實並不高,但是加上我們訓練的炮手水平,在沒有試射的情況下,估計命中率至少在50%以上!也就是至少有六枚炮彈落入小鬼子中間!按照每枚炮彈一百塊彈片計算,六百多塊彈片足以全麵覆蓋禾場。”
對於張大福的自信,葉子煥沒有正麵回答。但是他心底裏相信,隻要是這位張連長肯定的事情,那就是八九不離十。
“參謀長,你是哪裏人,怎麼會參加抗戰的?”張大福邊走邊好奇地問。
“我是南洋人,本來在德國主攻軍工專業,後來九一八事變後,海外每一個中國人都義憤填膺,大家都知道小鬼子滅我中華之心不死。後來在海外愛國華僑聯合會的安排下,我和其它400多個華僑主動要求回國參戰,但是國民政府卻將我安排到了漢陽兵工廠,負責槍械維修和設計、製造。要救中國靠什麼,麵對列強特別是日本的吞並中國的野心,我覺得隻有靠軍工救國,有了精良的武器,有了裝備一流的軍隊,中國人在世界上講話才會有人聽。”
“當時啊,我就天天想,要抗戰首先必須保證有犀利的武器,而我們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與小鬼子比起來,差距何止千裏?於是,我就一門心思撲在軍工生產上,後來從最基層的軍工設計一步一步走上了兵工廠技術總監的崗位。在我的監理下,近十年時間內漢陽兵工廠應該說是積極備戰的,雖然前些年用在圍剿紅軍上,但絕大部分武器還是裝備了中央軍用於防備日本。這些年我們生產了近30萬支中正式步槍、2萬餘挺捷克輕機槍或馬克沁重機槍、4000多門迫擊炮,生產子彈2億餘發,炮彈90多萬枚。”
“這麼多武器啊!”張大福流出了口水。“如果全裝備我們212團,那火力該有多猛,小鬼子碰到咱們,還不得嚇的不就掉頭就跑?”
旁邊的戰士聽著他的話都轟笑起來。
“可是,我們的軍隊還是太弱,政治太腐敗,從東北退到華北,又從華北退到腹地,現在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全部丟失,數百萬國軍一觸退潰,雖然打過幾場會戰,也有不少愛國的國軍將領殉國戰死,但是大部分國軍卻是一敗又敗。不可否認,小鬼子的裝備的確比我們好,但是有些時候國軍裝備、人數明顯優於日軍,卻還是一敗塗地。這樣的殘酷的現實結果讓我明白,打敗仗絕對不是簡單一句武器裝備差的結果。”
張大福聽得有點糊塗了。對於他來講,隻是一門心思地跟小鬼子打仗,這些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思維空間。
“你們看看八路,那麼差的武器裝備,竟然敢跟小鬼子對著幹,這些年估計也消滅了不少鬼子,但是再看看國軍,相對八路而言好得多的武器,整體戰績竟然跟他們不相上下。這難道不是最大的諷刺嗎?”葉子煥對於國軍的戰鬥力評價並不高。當然,他對212團還是有很深的感情,也相信李國強的抗日報國之心,但是國軍在正麵戰場的表現,讓他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感到很不滿意。
或許,這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屈指算一算,葉子煥來到212團已經快兩年了,這兩年抗戰的親身經曆中,他不停地問自己,是國軍士兵們不夠用命嗎?是將領們貪生怕死嗎?為什麼小鬼子會在中國大地上任意橫行,這麼囂張。中國百年積弱問題並不是單純依靠軍工能夠解決的。
那麼,究竟要等多少年後,中國人才又能屹立到世界民族之林?這一天,他葉子煥還能不能活著看到?
“命令後麵的部隊快跟上,不要被小鬼子發現我們的行蹤。”葉子煥從自己的思緒裏跳了出來,現實告訴他必須全心全意帶著這支部隊跳出小鬼子的包圍。作為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他可不想被小鬼子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