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莫名其妙的穿越(1 / 2)

劉德是華夏中部一個很普通的年輕人,普通的人生,普通的工作,既沒有什麼苦大仇恨的經曆,也沒有什麼過人的特長,平時最大的夢想就是靠著父母和自己的奮鬥付了首付貸款買個房娶妻生子。

就是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夥卻穿越了:晚飯過後在公園散步消食時,走著走著眼前的路沒了,揉了揉經常加班留下的黑眼圈,麵前走了成百上千次的鵝卵石路沒了,往身後一看,剛剛走過的路已經變成了荒草地。

劉德趕緊拿出手機,打開地圖導航軟件,可是界麵加載了半天也沒反應,定睛一看——沒有信號!劉德一愣,如果自己還在城中村附近公園,不可能沒網啊?

作為90後的劉德想到我不會穿越了吧?

似乎是為了應正劉德的想法,遠處傳來了一陣牛經過的聲音。在老家待過的劉德順著聲音悄悄走過去,趴在青石後,伸頭看了看,一個穿著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老人牽著頭小牛犢,上衣長度到了臀部和膝蓋上下。

劉德一看衣服就知道真tm穿越了,就算是現代的中華大地的某些老少邊窮地帶,也不可是穿漢服啊,同時劉德注意到了老人的頭上束著一個網巾,劉德的心裏一沉,作為明朝最具朝代象徵的巾服之一,這意味著他可能來到了明朝。

按照老者悠閑的生活態度,應該不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明末,可不是明末就更槽糕,若是穿越到明初保甲製度森嚴的時代,出個鄉就要路引那劉德就無法融入這個社會。

正在劉德胡思亂想的時候,老人已經持著鋤頭警惕的走到劉德麵前。

劉德一抬頭就與老人的警惕的目光,劉德下意識伸出手準備握手,老者急忙警惕的向後退了兩步,同時拿起手中的鋤頭。

—————————————————————

劉德背著貨物往返於清竹縣的碼頭和媽頭外的馬車之間——沒錯,劉德成了一名光榮的苦力。

昨天劉德遇上了穿越後的第一個人,不是落難的公主啊,王子啊什麼的大人物,也不是什麼隱世高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五十多歲的李大爺,交流的過程也很尷尬——老大爺一嗓子把全村的壯丁全喊了過來,硬是把劉德圍住,還沒等劉德反應過來,一些村民就押著劉德到了縣堂。

劉德剛進到縣衙,還沒反應過來,這縣衙也太簡陋了,這個縣衙就在一個連城牆都沒有的“村子”裏,門口沒有大鼓,什麼“明鏡高懸”的牌扁,如果不是被一個穿著官服的人審問,劉德都以為是進了地主大院。

劉德是什麼人?以前幹過銷售的啊,張嘴就編了個山中的流民的身份,什麼先祖為避戰亂避入山中,前不久遇山洪僅自己一人逃脫雲雲。

那個官員好像也就是隨口問問在紙上填了幾筆就把他趕出去,臨出門時給了他一張戶籍,代表他入了清竹縣的戶籍。。。

劉德初來乍到也不知道怎麼辦,用了一天摸摸撞撞在碼頭找了個苦力的活,代價就是劉德錢包中那個10g的銀牌入了碼頭管事的口袋。按碼頭管事的話,要不是正巧趕上農忙時節,又是有活時,這活也不會給劉德這個“野和尚”。不管怎麼樣,先有個吃飯的活就是。

人就是這麼賤,好吃好喝隻能養出一身贅肉,反倒是連日來的重體力活隻用五日就“練”出一身肌肉。

劉德在這幾天經過旁敲側擊劉德明白自己來到架空世界,如何知道的?這個世界雖然也有老莊孔孟,也拜祖先,也敬河神土地,也穿漢服,可本朝叫大燕,前朝叫大庸,至於再往前,這些工友就不知道了。劉德琢磨著是不是穿越到穿越者的世界。

至於清竹縣,更是個小縣,劉德一聽全縣隻有2000戶時,直接吐槽這縣人丁也太少了吧,被碼頭管事聽到:““縣千戶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為令;不滿此為長。”按前朝規矩本縣也不少了,你個野和尚果然是從那個繁華大邑的寺院逃出來的。”

劉德自己知道身世大體上可以編個,可是那些細節卻不好編,現代和古代的生活細節差別太大了。

不過本地人倒是腦補能力很強的,因為劉德剛剛剃了個寸頭,所以本地人揣測他是某個寺廟和尚因為思念紅塵偷偷跑下山,劉德正好可以用從小到大長在寺廟中不通俗事的理由把自己平時一些格格不入的細節掩蓋過去。

劉德在清竹縣碼頭幹苦力,因為是農忙時節,正好趕上旺季劉德一天也能掙到十幾文銅錢,剛開始劉德確實很嫌棄就這麼點錢,可誰叫他當初向之前發現他的大爺問附近有什麼可以糊口的活,王大爺也是不好意思把劉德當成土匪探子就說全縣就碼頭有活幹,且碼頭管事的是他一位族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