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廟會(1 / 2)

農曆二月十五是市郊東嶽廟辦廟會的日子,據傳自古如此。每年這一天的前一周廟前就會熱鬧起來。廟前的空地上,馬路兩邊都會被各路商販盤踞。廟門前主要是老叟老嫗推著小三輪車或鋪著油布買祭祀用品。以前售賣的都是些香、燭、燒紙、紙銀錠、紙金磚一類,這幾年大家的環保意識增,強多以出售鮮花、絹花、水果、紅黃布匹為主。緊挨著這些攤販的是買吃食的,當地特色小吃必不可少,重慶酸辣粉、成都冒菜、陝西biangbiang麵、雲南米線、花溪牛肉粉、新疆烤肉串·······在大馬路兩邊扯著各色棚子排開,座無虛席。吃食排完後,以前是各地來的馬戲團、雜技團,後來出了些低俗、不入流、不規範的演出被叫停了幾年。近幾年馬戲團和雜技團少了,但遊戲娛樂項目多了起來。海盜船、小型摩天輪一類小孩子的玩意兒居多,另有套圈、射箭、砸布偶、扔飛鏢······

廟會每年如期而至,廟門前的景象年年相同。像甘甜一家這樣的本地人是很少年年來逛廟會的,除非那些篤信神佛的。即便如此,廟會依舊年複一年的熱鬧著。沒有見其有發展規模的趨勢,也不見其有衰頹的跡象。

今年不同!

今年的廟會由市旅遊局主辦,市宗教協會和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協辦,另有幾家市裏有頭麵的旅遊公司協同承辦,熱鬧程度非以往的任何一屆可比。盤旋舞動的青龍剛從人群中穿梭過去,吐著紅包的金龍又從人群中躍起,飛龍才贏得人群的喝彩活潑的舞獅又和人群互動了起來。飛龍與瑞獸紛紛向廟中那待揭幕的神像趕去,逛廟會的人流也隨著扭秧歌、耍花燈、踩高蹺的隊伍向神像前湧。饒是這般熱鬧甘家老祖母也怏怏地說了句:“是比往年熱鬧不少。還是沒有過去熱鬧。”

老祖母邊對孫女講著舊時東嶽廟會期的盛況邊隨著人群向待揭幕的神像擠。這神像在五十多年前突然失蹤,再次得見實屬不易。

越往前去人群越是稠密,出於安全考慮甘建軍不讓祖孫兩再往前去。老祖母也有些力不從心,隻得遺憾的說:“哎!五十多年沒見過了。”然後聽從兒子的意見拉著孫女兒跟著兒子退出來。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一身形修長,俊朗清雅,二十出頭模樣的男子,走出了卓爾不群的氣質。他身邊的小姑娘十五六歲年紀,圓臉上的靈氣籠在幾分愁色之中,馬尾懶懶的墜在腦後如她一樣低落。小姑娘身後一老翁做道人打扮,拂塵在手目不斜視,清瘦蠟黃的臉頰並不幹枯,他隨著前麵男子的步伐亦步亦趨,神情肅穆。

甘甜沒想到今天會遇到他們三位,一時間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打招呼。就在這時,那男子的目光向她轉移過來,一如既往的平和仁慈,並向她微微頷首致意。甘甜連忙回以一笑,招手時,那男子對她輕輕地搖了搖頭。

“和誰打招呼呢?”甘建軍說著話隨女兒的目光尋去,那個方向他並未見著熟識的麵孔。

甘甜回頭應了一聲,再轉過去要指著那三人回答父親時卻沒再見著那三人了,邊說:“沒有啊。我動動手腕。”

三代人找了一家小攤落座,點了幾樣小吃。老祖母還有些不甘心的意思,說:“嗯!五十多年沒見過了,這來也沒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