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村,一個玉瓊帝國的小村,小村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相對臨近的鄉村,這裏的氣候偏冷一些,但在夏天,這裏絕對是避暑的好地方。
玉瓊帝國下設九個行省,每個行省下設郡、州、鎮、村。東山村隸屬於玉瓊帝國下閔福行省閔中郡第八州的東橋鎮,閔福行省在玉瓊帝國的東南部,東邊與人類聯盟的普亞帝國相鄰。玉瓊帝國的農民大多種植水稻為生,實行的是田地按照人口劃分的製度。當然,每年需要上繳一定的數量或者錢幣作為稅收,這個稅收會根據年份收成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每年都會有變化。
“小恩,別在那抓泥鰍玩了,快到中午了,趕緊去弄些樹枝燒點開水”,一手抓著一把俾草,袖子挽到胳膊肘處的偏瘦男子從齊腰的水稻中直起腰,回頭對著不遠處撅著屁股的小孩喊道,男子說完就把俾草往田邊蘆葦叢丟出之後,繼續一頭紮進稻田中進行除草工作,在男子旁邊不足兩米的位置,一個偏瘦的女子也進行著與男子一樣的工作,他們的雙手不斷在稻苗的縫隙之間穿過,將雜草拔除,一般的雜草直接成團的被踩入泥底作為稻苗的肥料,生命力旺盛的雜草,比如俾草就被拔除後直接丟出了田外。
肖恩家的田基本在兩座山的坳口之間,總共是二十公畝(兩千平方米),這裏有村裏分配的稅糧田也有其父母之間開挖的新田。因為父母的勤快,正常收成的年份這些田的產量都夠家裏食用,除了預留來年的備用糧(怕來年收成不好,一般會多留3個月以上的糧食)外,還有一部分會待征糧時一並賣給帝國收購商,以換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因氣候的關係,東山村的水稻隻能收割一季,臨近的很多村莊卻是可以收割兩季,當然種植都是一次性的,兩季的收割隻是在第一次收割時留下比較長的莖杆,然後施肥後再次生長收割第二季。兩季水稻的優勢在於產量會略高,但是對應的播種種植到收割的周期也會長些,而且水稻的口感不佳。
東山村的水稻屬於單季收割,一般年後二三月播種種植,四月到六月進行施肥和除草,九月收割曬幹放倉庫,十月統一組織上繳稅糧。從六月到九月以及九月到過年的這段時間村中的男子們會有組織的進山裏伐木、挖深山草藥、打獵等賺點小錢,而婦女和小孩則是在家幫忙種植豆子、地瓜等農作物,以備糧食不足時作為備用食物。
五月的天已經比較熱了,這個季節大多數的農民忙於水稻第二次除草,這次除草之後就是看老天的臉色了,隻有吐穗時不遇上惡劣天氣和長期幹旱,一般收成扣除稅糧後也可勉強滿足一家人的溫飽。
小恩,本名肖恩,今年五歲,還差兩個月就六歲。農田裏忙碌的男女正是其父母,肖恩父親肖田旺,母親劉雨霞是隔壁蘆丁村的。父母都窮苦出生,肖恩的父母屬於獨代(父母都是獨生,並且沒有三代以內的親人),肖恩祖上遷居至此有族譜可查的已經是六十幾代了,接近1500年(玉瓊帝國16歲男子成人禮,一般男女在18至25歲就成婚)都生活在這個村莊之中,每一輩都過著這樣樸實的生活,父親以及爺爺最遠的就是去過州城,平時也就臨近幾個村紅白喜事的來往。
撅著屁股的肖恩並沒有因為聽見父親的喊話而馬上放棄與泥鰍的娛樂,即使那幾隻已經被折騰的快翻肚皮了
約莫過了一刻鍾,父親略帶惱怒的聲音再次響起
“還不快去”
肖恩這才離開他的“專屬田地”光著腳丫撿幹樹枝去。因為光著腳丫不少石子弄的肖恩有點疼,撿了一些桑樹葉和鬆柏樹的枝條回到田邊搭建的建議茅屋,說是茅屋其實就四根木頭敲進土裏,上麵蓋些樹枝和草,農忙時休息避太陽用的。
“再去打裝點水回來點火放著燒就好了”肖恩自己嘀咕道。提著不少凹槽的黑色水壺往水田邊的清泉口走去。裝好水順便洗了把臉,抬頭看著火辣辣太陽,小手臂提著水就晃悠晃悠的回到茅屋點火煮水了,加了兩趟樹枝後,水終於燒開了。
“娘,水燒好了”肖恩對著父母的方向大聲喊道
“知道了,我就過來”肖母回複到
“哦”肖恩應了聲就回茅屋的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沒過一會肖母就從水田裏走了出來,去清泉旁洗了洗手和褲管,而後也進入茅屋坐在肖恩邊上。
“小恩,看這是什麼”
“野生甜薺啊,娘,快給我”肖恩看見媽媽手上拿的幾個大人拇指頭大的黑色果實邊嚷嚷邊伸手就抓。肖母溺愛的看了肖恩一眼“這都洗幹淨了,先吃兩個,等等飯吃完再吃”肖恩一邊應著“嗯嗯”,可手和嘴卻沒有停的意思,轉眼幾個甜薺就下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