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種地是咱的老本行(1 / 2)

困,身體就像不是自己的,整個人隻是機械的向前走著。

周小龍半睡半醒著,由前麵的人帶著繩子把自己拖著。今天已經連續走了四個時辰,沒見到一個有活人,所以大家沒有吃的,實在餓的受不了,看見路邊有能吃的樹葉就伸脖子叼上一口葉子。

突然前麵的人鬧哄哄的加快了速度。有差役向後走來,邊走邊吼道:“都加把勁,再有半個時辰就到南部縣了,大家就可以歇歇腳,還有熱湯飯可以吃。”

聽到喊叫聲,周小龍才抬了抬眼皮,隨人流繼續向前走。當然現在他不叫周小龍,而是叫朱大山,本是襄陽府武當山下農戶,原本自己家有三畝薄田,又租了龍虎觀幾畝田。就父母和自己倒也勉強能圖個安穩。

眼看著兵災也鬧了十八年,縣裏的老爺都說大清朝已經坐穩了江山。大家又可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然天有不測風雲,常年的鬧兵災、饑荒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是水不幹淨,還是吃了什麼壞東西,父母連著鬧肚子。先還不在意,結果越來越嚴重,賣了幾畝薄田也沒救回來父母。

老父在彌留之際還念叨家裏沒了田,兒子朱大山又才十九歲,要怎麼活下去!來看病的大夫隨口說了句:“沒了田地可以去四川,那邊鬧兵災人死光了,官府說去了給糧食,開荒出來的田地是自己的。”

朱大山就帶著父親最後的遺願向四川走了。

這個從來沒出過縣城的小子就邊乞討邊走向了四川。結果剛進勳陽府就差點被當成逃人給關進大牢,正好這時大明忠貞營出山路過,嚇的幾個抓人的捕快撒腿就跑。朱大山就被扔在了路邊。明兵本要砍了朱大山的腦袋領功,嚇的朱大山大叫:“兵爺,別殺我,我有力氣,能扛東西”

這一嗓子明兵到沒殺他,朱大山就變成了夫子,扛著百來斤的糧食向西走。朱大山每天都在心裏問候著均州知州老爺的全家祖宗。時不時的也咒罵著些明兵不得好死。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顯靈,朱大山隨隊伍才走到萬縣,前麵就一夥敗兵衝過來。本來還想搶糧食,看到這邊隊伍裏也是明晃晃的刀,隻好作罷。有當官的打聽,才知道重慶沒打下來,譚弘、譚詣叛變投清,明兵這邊敗了,隊伍也散了。晚上的時候又來了一夥敗兵,大約有七八百人,一下就把朱大山這隊人馬給衝散了。

這次朱大山也不知道往哪裏走,估摸著還會有敗兵來。於是轉頭向北。走了三天,一路也不見有人。朱大山漸漸的放開了膽子,這天中午剛打了隻野雞烤著吃下去。就聽見一陣嘈雜,道上走過來一群人,朱大山正要出去看個究竟,跑過來兩個差役按住朱大山。就這樣朱大山又被拉進隊伍,那差役見朱大山大喊大叫,又有把力氣,怕他跑咯。一路上也不給朱大山吃東西,朱大山餓的受不了去搶別人的吃食,結果被狂揍了一頓,還給戴上了一副二十來斤的枷鎖。

朱大山從武當山下走來,又是扛軍糧,又餓了幾天,還挨了一頓毒打,過新寧的時候還淋了一場雨。這天在一個廢棄的村裏宿夜的時候,竟而發起了高燒,且開始說胡話。那領頭的差官見朱大山不行了,本想把他丟在這荒野,等到第二天起程的時候。朱大山卻又活了,也不發燒了,

當然活過來的已經不是原來的朱大山,而是昨天白天還在工地搬磚,晚上想多掙一天工錢,跑去加了一個通宵,騎著電驢再也沒回到出租屋的周小龍。通宵夜班加完邊騎電驢邊打瞌睡,結果被一雙橋運土車來了個泰山壓頂。醒來後的朱大山拖著疲憊的身體,跟著隊伍走了三天。印入眼簾的殘破,荒蕪。簡直看不出這裏有任何人煙的痕跡。偶爾經過的村莊隻有白骨累累。

聽見有差役來說快到南部縣,想來縣城總好些。

當到了縣城後,整個縣城也沒什麼人,稀稀拉拉的人影偶爾在走動,也是寂靜無聲。差官讓大夥找一處先歇著,他跟縣衙的捕快去見知縣裘龍祖。

不一會兒,縣裏師爺帶著民夫來搭了粥棚。等大家聞到麩糠合著野菜煮出來味道時,大家就突然有了魂似的。

差官回來說:“你們不用走了,知縣老爺讓你們全部就在南部縣安置開荒,等這頓飯吃了就聽縣裏的安排,好好安家過活把。”說完也不等大家回應,就招呼其他的十來個差役走了。

一直到晚上都沒人來管大夥,朱大山中午的時候把自己的半碗全吃了,上輩子就不是個有錢人,能吃飽肚子就好,也不挑食。

歇了半天,朱大山終於是恢複了些精神,用膀子碰了碰旁邊的人道:“大哥,咱們這是做什麼?一路上也不見個人煙,是被流放了嗎?”

那漢子聽了這話,眼睛瞪圓了看著不到二十歲朱大山道:“你這小哥,可不能亂說。咱們這是到四川開荒來了,聽說這裏開出來的田都是自己的,還流放呢!你啥時見過這麼好的流放。”

旁邊有幾給漢子也跟著說:“就是就是,前幾年想要幾畝地,不知道要多少銀子才能買的到呢!”

朱大山大吃一驚說:“什麼?這是四川?四川不是號稱天府之國嗎?怎麼荒蕪成這樣”

旁邊的漢子懶洋洋的說:“天府之國,哼!鬧十幾年的兵災,就是天堂也得這樣咯”說完又正了正身子,趴到朱大山麵前小聲說:“還不說這清兵愛屠城,這下來還剩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