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度博弈(1 / 2)

uc特派員諾曼-穆爾正在ngto執行官陳瀚的帶領下視察尼內微城。陳瀚一路在介紹著尼內微城的各種設施,而穆爾則輕描淡寫地四處觀望、點點頭。

突然,穆爾停了下來。陳瀚問道:“怎麼了,特派員閣下?是累了嗎?”

“累?這可是最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情況。”

“沒關係,特派員閣下,天源星地表重力為1.39g,第一次來到的人不習慣重力很容易感到疲倦是正常的。”

“感謝你的關心。不過我們可是經常在飛船上長時間承受著4g的加速度,這點重力還真不算什麼。”

陳瀚更仔細地打量了一下這些特派員:身材高大、健碩,體格上確實異於常人。一般人的體格頂多隻能長時間承受3g的加速度,可他們卻能承受4g的加速度,這點從“希望”號對“鸚鵡螺”號的探測數據就可獲知,陳瀚推測這些特派員是從軍人中選出來的,甚至可能還是人類基因工程的產物。但陳瀚沒有再繼續圍繞這個話題:“看來在下低估了你們的體力,實有失敬。”

“沒關係。我停下來隻是想感受一下這裏的陽光。”穆爾抬頭望著穹頂,“這個穹頂是有隔離額外輻射的功能吧,這裏所感受到的陽光強度並不比地球表麵大。”

“是的,穹頂的納米複合材料可以吸收、隔絕有害的宇宙輻射、包括一些能穿透大氣的高能粒子,並且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調整吸收隔絕率。”陳瀚如是回答。

“原來兩百年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了……”穆爾喃喃地說道。

“閣下,雖然我們的技術發展已經和地球斷層了。但畢竟我們這裏還是有數千名社會精英,技術不至於停滯不前。”陳瀚委婉地說道。

“那當然,您別會錯意。我可從來沒有小看你們這批移民者。”穆爾說道。“不過這座小型封閉城市隻是一個居住圈吧?你們用於改造這個行星大氣的設施在哪裏呢?“

“這正是我接下來想帶您參觀的地方。”陳瀚回答,“我們已經在巴比倫洲——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片大陸上建立了12座大氣消融工廠,還有17座在建。未來待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後,我們將在更多大陸上建立更多工廠,計劃是6000座。而強光合作用藻類植物已經開始大麵積種植,我們還在研究地表型強光合作用植物的可行性。隻是這邊的土地有機物很貧瘠,這樣的植物還需要進行更多實驗。隻要大氣成分初步達到適合人類呼吸的標準,後續的各種宜居性改造就更容易了。”

“聽起來前途無量。但我還有些問題,我了解過這顆行星的陸地麵積不到地球的8%,就算改造完成後,有足夠的陸地麵積供太陽係的人類大規模移民嗎?其次,這個工程要耗時多久呢?”

陳瀚頓了頓,從私心來講,他不希望新人類辛苦開發的星球又被擠滿密密麻麻的人類,但從全體人類利益來看,天源星是屬於全人類的,並不能為少數人所占有。“大氣改造完成後,大氣平均溫度將大幅度下降,南北極將會出現冰川,如此一來海平麵會下降很多。現在天源星的陸地麵積為1.108億平方公裏,我們粗略計算過,當大氣改造完成、海平麵大幅下降後,陸地麵積可能將增至約12.5-13億平方公裏,相當於地球陸地麵積的92%,可以說相當可觀了。而整個天源星地表麵積為地球的2.71倍,如果再善加利用海洋麵積,比如建築海上城市,這顆星球的人口承載力很可能不亞於地球。關於最後一個問題,我們預計在100年內完成大氣初步改造,隻要大氣改造完成,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穆爾邊聽邊點頭:“聽你這麼一說,這顆行星還真有望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了。這樣,執行官閣下,如果你能提供一份非常詳細的、關於天源星可移居性改造的報告。注意,一定要非常詳細,詳細到能說服地球上最苛刻的批評家,那麼我說不定可以向uc政府申請到更多的援助。你也知道地球那邊的恒星際航行技術算是有了飛躍式的進步,運送援助物資過來已經要不了幾十年了。”

“非常感謝特派員閣下!果真如此就太好了!”一直表情平靜的陳瀚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穆爾翻起手掌:“也別高興得太早。即使是我們現在的技術,跨恒星際航行依然是耗資龐大的工程,提升的隻是航行速度、而非經濟性。不管怎麼說,想要說服uc政府投入更多財力開發這顆行星絕非易事。”

“至少有希望,這就不是壞消息。我很高興你們帶來得不隻是壞消息。”

“如果你想進一步說服我,那就得讓我看到更多的實際證據。”

“我相信你們航行了數十年來到這裏,不會計較幾天的時間吧?我會帶你們了解到我們是如何努力在改造天源星的。等一會各位可以隨我乘機在大氣層觀察我們主要的消融工廠……”陳瀚說著說著,突然接到了來電。來電者正是老菲斯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