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五十六章 九州島戰火(2 / 3)

不公平的對待,讓現在所有的華人都心中難平。齊天龍可以說不是憤青,可是他有比憤青更強烈的複仇心理。泱泱華夏,大漢民族,不會永遠的做一個任人欺淩的民族。如果沒有血性,沒有一顆複仇的心,哪來的和平可言。過分的善良就是懦弱,就是無能。

這些思想和言行貫穿著鐵血的全部教育過程,四年時間,還不是一代人,可是這一代接受教育的都是眼看著中國遭受災難和恥辱的一代,這些是他們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是不用幾十年去教育他們。心底屈辱和複仇的熱血就像是一堆幹柴,鐵血不過是在這堆幹柴上點一把火一樣,這微小的火星就會成為燎原之勢。

海軍陸戰師的一萬五千壯士,他們不光是代表著鐵血,更代表著四萬萬中國人,在海上如利劍般的直刺長崎,為中國遭受的苦難討要一個說法。為了今後不再受這樣的災難和屈辱,去用鮮血洗去中華民族身上的百年恥辱。

十時三十分。在吳煥發的鏗鏘命令聲中,隻要是距離夠得上的飛機場,鐵血戰機劃過天空,飛向日本長崎。

日本緊急調回的部隊加上在國內臨時組建的地方警備部隊,共計有五十八個師團在國內守衛本土力量,現在麵對鐵血的登陸作戰,投入在九州島的部隊隻有五個師團,已經是他們的極限。琉球群島,和大隅諸島,在北方的庫頁島,除去這些地方的守備部隊,能調動的機動力量十分有限。

對於鐵血的悍然進攻,震怒的天皇把東條英機罵得狗血淋頭。戰爭的無限擴大讓日本終於嚐到了苦頭。這一次鐵血是勢在必得,空軍的轟炸在艦隊出發到在長崎海域停頓這段時間就沒有停過。日軍認為他們不可摧毀的海岸防線,在鐵血的空軍航空炸彈的爆炸聲中化為廢墟,空軍在轟炸完以後得出的結論讓昊鼎臣差一點沒坐在地上,因為向他報告的空軍將領和飛行員都是這句話,轟炸日本人的地方太他媽的爽了。

對於登陸的陸戰師來說,空軍的轟炸就不是爽不爽的問題。雖然空中轟炸讓日軍的防線變成廢墟,但是160師團和長崎海岸警備隊還是在轟炸過後的報廢陣地上迎上了搶灘登陸的陸戰師第一團。

長崎的海岸結構很特殊,大陸架延伸近二十裏,這裏的水深達到了十米深,島嶼眾多,可以有效的防止海浪衝擊。水勢平穩,是天然的良港。齊天龍把登陸地點確定在這裏,放棄了使用大型艦隊,就是因為現在鐵血完全占有了朝鮮南部的港口,正像羅斯福看到的那樣,鐵血進攻日本根本就不用航空母艦。在第一時間利用空軍摧毀日軍的海岸防禦工事,摧毀附近的機場就能掩護部隊進行登陸。

第一團的衝鋒舟抵達海岸的時候,已經被空軍摧毀的陣地上日軍的屍體和殘破的工事攪在了一起。可是剩餘的陣地裏,日軍的士兵還是發起了頑強的反擊。

這個時候是沒有技巧可講的,也沒有計謀可用。團長林大勇指揮著陸戰第一團頂著密集的彈雨,涉過沒過膝蓋的海水,強行衝上海灘。

對鐵血陸戰師來說,這樣的戰鬥場景不知道演習了多少遍?士兵在跳下衝鋒舟的時候,一切動作成為本能。林大勇十分清楚,第一攻擊波要是不能占領灘頭陣地,登陸就是失敗,自己這一個團兩千多人就隻能是橫屍在海灘之上。第一次不顧傷亡的下令衝鋒。從海邊到日軍的防禦陣地,隻有百十米遠,可是就這一百來米的距離,鐵血第一團就倒下了近五百多人。

日軍鎮守第一線陣地的是160師團,322聯隊。這是在警備隊的基礎上組建的師團,戰鬥力一般。可是這是在本土作戰,他們守衛的也是自己的家鄉,無窮的戰意讓這些在空軍轟炸中剩下不到一半人的聯隊一步也不肯後退。就在林大勇的一團一點一點的向前進攻的時候,第二團在他的左側,登上海灘。第三團也在右側搶上海灘,日軍的兩個聯隊守衛著一公裏的海岸線,兵力顯得十分薄弱。麵對著鐵血海軍陸戰師的不要命進攻,光靠頑強的意誌是不行的。

還有一點,重火力點幾乎在空軍的狂轟爛炸下消失一空,隻有臨時建立的輕武器陣地,日軍的三八,和九九步槍射速又太慢。當第一團攻擊到五十米的時候,日軍再也無法守住陣地。因為衝鋒的第一團全是衝鋒槍,這種類似於蘇聯AK係列的衝鋒槍,火力幾乎超過了日軍的輕機槍。在暴雨一樣的子彈掃射下,322聯隊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終於向後退出了第一步。

陣地攻防戰就這樣,雙方的意誌較量是最重要的。不管雙方哪一方鬆動,就會不可遏製的變成失敗。攻方的第一次進攻沒有成功,還可以進行第二次,守方卻沒有第二次機會。一但鬆動,結果就是丟失陣地。林大勇能擔任這次進攻的主攻任務,就是因為他在陣地進攻戰上他是絕對的專家,而且又是因為打硬仗而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