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軍區的作戰意圖,陳龍指揮他的第七軍兵分兩路,第113師配屬第一裝甲團出彰武,沿內蒙古的邊線向法庫進攻。第114師配屬第二裝甲團越過新民向鐵嶺和沈陽的中間李千戶鎮進攻。法庫的部隊已經被調去沈陽,地方警備隊看到鐵血裝甲不對的時候一槍沒放就退回了康平。而占據各地的偽軍都像是歡迎自家人一樣敲鑼打鼓的開門迎接,看到偽軍的那個表現,日軍幾乎恨得牙癢。可是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
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肅清周邊的地區,這一次東北的日軍都看明白了,鐵血這次軍事行動已經不是針對日軍部隊的殲滅行動,主要是收複地區,因此很多部隊都在明知不可抵抗的情況下主動後退。
第114師也是一路高歌猛進的向前推進,因為這一路上沒有可攻占的地方。114師的任務也不一樣,比113師提前一天攻占李千戶鎮,徹底切斷南滿鐵路,完成在北麵對沈陽的包圍。占領法庫以後113師並沒有向鐵嶺的日軍進攻,兵鋒一轉向沈陽方向前進,掉回頭在西麵把沈陽包圍。
與第七軍一起行動的是第四軍聞卓所部,他們更是快速,在錦州和盤錦向沈陽前進,這裏早已是鐵血的天下,第四軍暢通無阻的越過遼陽直逼沈陽城下。第三軍的周毓英的兩個師也到達了預定的位置。在東麵包圍沈陽。
第六軍成功包圍撫順的日軍。截止到四月十三日,鐵血東北軍區的四個軍對沈陽和撫順的日軍形成了包圍。可是麵對鐵血的這個戰術,梅津美治郎卻毫無辦法,因為他現在已經無兵可調。東北還有的部隊就是第一方麵軍在黑龍江的中蘇邊境。第二方麵軍在吉林保證長春周圍和內蒙的邊防。現在第三方麵軍的兩個師團已經進入沈陽,第四方麵軍在吉林鴨綠江邊上對抗朝鮮方麵的鐵血第一集團軍。
梅津美治郎現在唯一寄希望的就是在沈陽的五個師團十萬部隊能堅守住沈陽。等待援兵。大本營決定在國內守衛本土的部隊抽調部隊進行增援東北的沈陽。
現在集各種大權於一身的東條英機也是焦頭爛額,南方方麵軍為了應付南疆軍的進攻,不斷要求國內增兵。現在南疆共和國已經利用在中國的大量移民,組建了南疆第二軍,這是一個由越南人和老撾人還有柬埔寨人組成的部隊,軍官全是原來南疆軍的軍官。正在進攻河內。隻有兩個師團的南方方麵軍顯然守不住河內,失守隻是時間問題。
在中國長江以南,蔣介石的部隊也抓住有利時機,各戰區部隊頻頻出擊,特備是廣西的桂係和雲南的滇軍,已經讓日軍的防線不斷後退,貴州已經全部丟失,雲南和廣西的日軍已經全部退出。現在日軍在中國的南方隻是占領著沿海城市,和長江南岸和北岸的部分地區。這個時候日本的組建部隊速度已經沒有消耗的快。
東條英機無可奈何的在國內調動本土守衛力量,向中國的東北增援。一次性投入了十個師團。這是日軍向東北投入最大的一次兵力,可是現在海上運兵通道已經全部被鐵血封死,日軍的部隊已經很難進入東北。
最後沒辦法的情況下,隻好動用太平洋聯合艦隊再次進入黃海,在海上進行登陸作戰。
接到命令的山本五十六在日本的四國島進行裝載部隊,擬定在大連港進行最後的登陸作戰。
知道這個消息以後。齊天龍立即做出反應,緊急調動華北軍區的部隊第九軍進入遼東半島。三個師,六萬部隊進入大連港和威海。鐵血海軍艦隊三首航母艦隊和新近修複已經下水的第二航母艦隊在黃海嚴陣以待。
對於劉占雲來說這是徹底打敗日本海軍的最好時機。吳煥發立即對高建彬下令,不要在顧及沈陽的損失,向沈陽發動進攻,達到預定的作戰目的。同時命令馬彪的安徽軍區,集中兵力解決合肥和揚州的日軍。然後向武漢進攻,爭取盡快解決長江以北的日軍。
衛立煌的華北軍區調走第九軍以後,經過整編的第14軍,93軍和98軍向滄州,保定,石家莊進攻,逼近京津唐地區。
這一次的大戰終於在日軍決定向中國增兵十個師團準備在大連港登陸的時候全麵爆發。
鐵血的一貫戰術,四麵開花再一次出現。這是衛立煌加入鐵血以來的第一戰,齊天龍對他的軍事才能表示讚不絕口,同時又給了他絕對的尊重和信任,這讓衛立煌一直覺得無以為報,這一次親自指揮自己的三個軍向這些地方發起進攻,他要打好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