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烽火燎原-第四十六章 南疆風雨路 (一)
海防港,越南第二大港,地處越南北部,是越南在北部灣的一個重要港口。日本在很多年以前就對東南亞各國的地理進行過詳細的勘探,對於東南半島可以說是了解頗深。
在南進還是北上的問題上,最後還是主張南下派獲得勝利。這要歸於在諾門罕的戰役失敗,日本發現了蘇聯不是他們動得了的,因此決定出兵攻占東南半島,以此為基地進而占領整個東南亞地區。
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些地方物產頗豐,特別是底下的石油和地上的橡膠,那是日本夢寐以求的戰略物資。對於英法美這些國家,日本並不怎麼在乎,因為他們有德國在牽製,否則日本是不會和德國結盟的。
可是一個小小的鐵血軍團就改變了日本的戰略思想。在中國沒有得到想要的一切,反而把兵力全部陷在了中國。
華北地區的逐漸丟失延續到華中地區,長江以北被鐵血占領,讓日本不得不改變戰略部署,支持戰爭的物資大部分來源於美國,這一事實讓日本在東南亞的軍事行動受到了限製。
占領中國的海南島以後,兵力隻是占領越南,這是因為越南,老撾,柬埔寨是法國的殖民地。而法國這個老牌國家在德國的閃電戰之下以最快的速度投降。這讓日本很輕鬆的占領越南和老撾以及柬埔寨。為了不影響日美關係,日本一直有驅逐法國在東南半島的地方行政勢力。越南總督府照常在這裏實行統治。
印緬邊境的滇緬公路修通,英美的軍事援助不斷的進入中國,讓日本大為惱火。戰場上的失敗給了西方國家一個信號東南亞可是一個好地方,政治上不乏才能的東條英機也看到了這個形式。立即兵進緬甸擊潰英軍部隊,切斷滇緬公路。
海防雖然重要,但是對於南方派遣軍司令西村琢磨中將並沒有在意。按著他的理解,現在中國戰場上的中國部隊,不管是哪一方麵的兵力,解決本國問題還沒有時間,哪有時間來管國外的問題,就是國民政府組建的遠征軍也不過是為了確保滇緬公路的暢通。對於日軍是否占領東南半島他是毫不關心的。鐵血的作戰目標應該在華北和東北,即使南下,其目的也是在廣州和福建沿海地方。對於越南老撾這些地方不是鐵血關心的問題。在海防隻是留下一個53師團,把司令部設在西貢,其他部隊分散在東南半島,130師團越過老撾到緬甸的邊境進入緬甸。進攻到湄公河東岸,與西岸的駐守英軍部隊對持。
130師團是兩旅團四聯隊的馱馬師團,兵力已經和戰爭初期有所降低,戰鬥兵員一萬八千人,全師團二萬二千人。而駐守整個緬甸的英軍部隊是五萬多人。130師團長近藤新八少將,根本沒看得上對麵的哈羅德亞曆山大將軍。這個隻是知道逃跑的將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被盟友德國打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這樣的軍隊在大日本皇軍的眼裏就是一堆垃圾。
隻是派遣軍司令西村琢磨中將的命令讓他注意趕過來的中國遠征軍,那是十萬部隊,司令官是名將杜聿明將軍,手下的幾員大將也都並非尋常之輩。
對於司令的提醒,近藤新八並沒有放在心上,中國的政府軍還不如英國軍隊呢。幾百萬部隊還不是被皇軍在關外打到關內,在關內到江南,半個中國都是日本的。隻要是鐵血部隊不來,其他的部隊對皇軍構不成威脅。
隻是在等待後勤物資而已。一但後勤物資到位,他相信一個攻擊就可以衝過湄公河占領臘戌。
駐守在海防的53師團可就沒有這樣的底氣。站在海防市的指揮部裏。師團長馬場正郎少將現在可是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海麵上的鐵血艦隊已經讓日軍的南海分艦隊撤離。對於海軍的撤退馬場正郎當然沒話說。整個南雲艦隊全軍覆沒。一個小小的分艦隊會起到作用才怪呢,可是已經失去了海上的支援。對於鐵血這支恐怖的部隊,現在日軍部隊不管是哪一支都不願意碰上。敗北隻是好聽的,幾乎每一次都是損失巨大,一個不好就是全軍覆沒。
雖然現在鐵血已經改變了原來不要俘虜的政策,可是如果被俘後就是暗無天日的勞動。在對待勞工的待遇上,鐵血絕對是比日本人更狠,幾乎知道的都是一個結果。可是鐵血這是有理由的,日本人怎麼對待中國勞工的,鐵血就怎麼對待日本戰俘。以血還血以,以牙還牙,睚眥必報是鐵血不變的宗旨。
現在的馬場正郎已經在考慮是否放棄海防,準備向西貢方法向撤退。日軍以一個師團麵對英軍的三個旅,五萬部隊,和十萬遠征軍那時表現的自信滿滿是一樣的。可是還沒看到鐵血的部隊就要開始逃跑,正應了那句古話:“人的名,樹的影”這樣的消息要是出去,亞曆山大絕對會氣得吐血。
看著日軍在海岸線上的炮台和防禦工事。劉占雲對唐曉說道:“唐司令,攻占海防以後,我的艦隊將返回青島,南疆海軍編隊由趙海擔任司令,將全部留下來,海軍全部進入南海,北麵十分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