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鵬展翅-第六十七章 統籌安排
日本陸軍大本營終於發現,不解決齊天龍的鐵血軍團,日軍在中國的軍事優勢會逐步的喪失,因此大本營召開海陸軍聯合軍事會議,商討解決中國鐵血軍團的問題。
兩種互不相讓又互相拆台的軍種,坐下來商量對付一個軍事團體的事情是自9·18之後還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現在海軍部隊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南部,大多集中在海南島和福建一帶。兩大航母戰鬥群也分別駐守本土的北部和太平洋方麵。
這次集中兩艘航母一艘戰列艦,以及大批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組成中國特混艦隊實屬不易,想再調動海軍力量已經不可能實現。因此海軍提出解決中國問題還是陸軍的問題。海軍的當務之急是南下占領印度支那,解決日本日益短缺的戰爭資源。
對海軍提出的問題首相米內光政表示理解。他現在也在為不斷加大的戰爭消耗而犯愁。日本是能源缺乏的國家。一切物資全部依賴於進口。日俄戰爭和甲午戰爭讓日本嚐到了戰爭掠奪的甜頭。又同時看到身邊這個鄰居的富有和懦弱,貪婪和野心也在急劇的膨脹,年輕的裕仁天皇更是野心勃勃,大東亞聖戰建立大日本稱霸亞洲的野心讓日本失去理智。在中國東北和華北的勝利更是助長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決心。
米內光政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現在不得不冷靜下來看待問題,但是新近上任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卻不這麼看。他認為海軍在推卸責任。因為沒有海軍的運輸能力陸軍沒有任何戰果可言。
海軍和陸軍的矛盾由來已久。米內光政也是陸軍出身多少還是會傾向於陸軍的。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變化,中國戰局並沒有像開戰前預算的那樣,國民政府沒有投降已經超出了日本的意料。現在異軍突起的鐵血軍團更是現在中國的第三大勢力。在軍事能力和地區控製已經超過延安方麵。在好多方麵鐵血軍團比延安方麵更加高明,並沒有不斷的擴充實力占領地盤,而是穩紮穩打的發展,占領一地穩定一地。有強大的軍隊也有經濟外援,現在看著占領的地區有限。可是卻是中國的中心部位,不是退居西南的國民政府和占據貧困地區的共黨可比的。鐵血已經讓日軍感到恐懼,假以時日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要想說服海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經過再三商量達成協議,日軍中國特混艦隊進駐上海後負責封鎖中國海域,同時負責陸軍的兵力運輸和補給。海軍將不參加戰鬥,其他海軍艦艇配合南方作戰,以其最快的解決東南亞問題。
情況上報天皇後得到批準,在日本國內再次征兵。組建20個師團,其中十個調往東南亞地區,另十個補充進中國戰場以解決朝鮮和華中問題。
日本現在已經到了力量的極限,這二十個師團的組建已經沒有戰爭剛開始時快。組建完投入戰鬥最快也得三個月以後。陸軍省根據這一情況對中國戰場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和人事調動。以便加強中國的軍事優勢,尤其是在對待朝鮮問題。
日軍為了改變現在的軍事態勢,加強中國華北和華中地區的控製調整中國戰區的兵力部署,主要是針對華中地區的鐵血軍團,要是齊天龍看到這個詳細計劃,就是不聽名字也知道這就是原曆史當中的治安整肅計劃。不過原來是針對占領區的共產黨抗日根據地。現在變成了針對鐵血軍團。
成立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駐守南京。總司令官杉山元元帥,參謀總長板垣征四郎大將。負責指揮整個中國戰場的所有部隊。下轄華北方麵軍,第11軍,第13軍,第21軍,第三飛行集團,第7通訊隊,氣象部和鐵道第4部。
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駿大將,參謀長笠原幸雄少將。下轄第1軍,第12軍,駐蒙軍,方麵軍直轄27,35,110師團,獨立混成第7,第8,第5旅團,野戰重炮第2旅團。司令部在北平。
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中將,參謀長青木重誠少將,下轄第3,第6,第13,第33,第34,第101,第106師團,獨立混成第14旅團,野戰重炮第6旅團,總部設在漢口。
第15軍司令官藤田進中將,參謀長櫻井省三少將。下轄第15,第17,第22,第116師團,獨立混成第11,第12,第13旅團,總部設在上海。
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將,參謀長土橋勇逸少將,下轄第18,第104師團,台灣混成旅團,獨立步兵第一大隊。獨立飛行大隊。總部設在廣州。
在隨後從日本本土調入中國的第39師團,第40師團和41師團,第38師團。全部並入華北方麵軍,用於加強對鐵血軍團的控製。這樣在日軍完成兵力調動的時候華北方麵軍共計有13個師團,六個混成旅團總兵力達到了三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