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鵬展翅-第六十五章 穩定朝鮮 (一)(1 / 3)

第三卷 大鵬展翅-第六十五章 穩定朝鮮 (一)

周景林看著前麵蜂擁而來的朝鮮軍士兵,哭笑不得。他知道國軍當中的好些部隊也是在打敗仗的時候這個樣子,可是也沒有在還沒開打的情況下就這個模樣。這裏地處一個小平原,三麵高地中間是平坦的開闊地,也就是近衛第一軍選擇這裏作為戰場的原因。在前麵被日軍追趕的丟盔卸甲的朝鮮軍突然衝進這個平原,失去約束的不對立即開始散羊,形成一股很寬的洪流向前麵奔跑。

站在前沿陣地的近衛第一師201旅鍾泰臉上的鄙視表情明顯。他現在已經是旅長了,剛加入鐵血的時候還是一名士兵。有文化的優勢讓他在鐵血一開始就被重視,頭腦靈活作戰勇猛讓他的官職像是坐火箭一樣快,兩年的時間從一個士兵升到團長的地位,半年的軍校學習,一畢業就接任了近衛一師201旅的旅長,這讓好多和他同時參軍的還停留在低級軍官行列的戰友又是佩服又是嫉妒。

這次對日軍的阻擊戰,他擔任正麵主陣地的阻擊任務。在任何這樣的戰鬥中正麵阻擊都是最危險的地方。可是這一次鍾泰有些不樂意接這個任務,在以往的戰場上,他正麵阻擊的都是最強的部隊。

周景林讓201旅在正麵阻擊日軍,203旅在左側,204旅在右側。202旅作為預備隊,裝甲營擔任快速突擊部隊,在東南角向心衝擊,一舉擊潰日軍有效防禦,打亂日軍的部署,為最後合圍創造條件。因為周景林很清楚李剛的戰略意圖,一定要消滅日軍的主力,要不就很難在朝鮮站住腳,擊潰絕對是不行的。齊天龍就知道這個結果才安排近衛第三師利用空降直接在日軍後麵空降作戰。

齊天龍這樣謹慎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朝鮮的特殊地理。三麵臨海的狹長半島,根本沒有戰略縱深之說,日軍可以利用海岸線隨時進行登陸作戰,也可以利用海軍力量隨時在任何地點把部隊撤走。這樣沒有特殊的手段很難達到全殲日軍的。日軍組成的中國特混艦隊正在集結,很快就會進入中國海域,如果那時還不能穩定朝鮮就可能失敗,因此電令李剛,一定要全殲日軍部隊於朝鮮,讓日軍短時間內無法發動進攻,穩定朝鮮問題。

李剛現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菜鳥了,現在看問題也上升到戰略角度,要不也不會被派到朝鮮來。軍事上的經驗不足有周景林和盛天佑,這樣強有力的組合什麼事情都能解決。

根據軍團部的要求,盛天佑李剛和周景林做出這個計劃。為了防止日軍不上當特意準備犧牲一部分朝鮮軍才這樣安排的,沒想到的是日軍朝鮮第一軍司令官磯穀武亮也不是草包。擔心被圍困戰線拉得很長,為了快速突破鐵血的防線竟然沒有消滅朝鮮政府軍,而是擊潰後一直在後麵緊緊的追趕,無形當中讓這夥朝鮮人當了日軍的進攻先鋒。

鑒於上述情況,李剛才狠下心下令無差別攻擊。周景林接到命令後嚇一跳,當看到隻有盛天佑簽字的命令時就明白了怎麼回事。他沒有宣讀參謀長的命令,而是直接利用軍長的名義向下傳達命令,對於一線作戰部隊來說就沒有那麼多顧慮。就像現在的鍾泰一樣。他的想法很簡單,日軍利用朝鮮人衝擊我們的陣地,那就把朝鮮軍打回去衝擊日本人去。

日軍有這個目的當然不會真正的消滅朝鮮政府軍,隻是緊隨其後,日軍還是低估了朝鮮政府軍的逃命本領,韓年帶領部隊一路上是馬不停蹄的撤退。這些對日軍有著深深恐懼的朝鮮兵逃跑的速度那叫一個快。這樣的速度讓日軍也不得不加快速度前進。這樣一來為了保持一致的整體性,日軍的部隊不但沒有被拉長,反倒變得短了。

在多種因素的造成下,出現了現在這種情況。鍾泰在望遠鏡裏看到這種情況,不等朝鮮政府軍衝到陣地前就下令派兵向前督戰,同時命令炮兵向前開炮。壓迫朝鮮政府軍轉向後攻擊。

這一下朝鮮政府軍倒黴了。本以為見到鐵血部隊就有活命的機會,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被督戰軍官告知的韓年大汗淋漓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後來一咬牙覺得劉新宇讓他堅守一天時間,自己連一個小時都沒堅持有些愧疚,下令回頭進攻日軍。

這回有督戰隊跟著,朝鮮軍發揮出了一定的戰鬥力,讓正追趕的起勁的日軍被打的措手不及,停止了前進。後麵的部隊不知道這個情況,繼續前進,讓日軍本來有些拉長的部隊變得靠近一些。

接到報告的磯穀武亮大怒,立即下令發動攻擊一定要迫使朝鮮軍衝擊鐵血軍隊。

頂住日軍進攻勢頭的韓年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日軍的大炮和戰車變得清醒過來,在日軍一個衝鋒的情況下再次被擊敗向後撤退。

當朝鮮軍再次轉身的時候鍾泰下達了無差別攻擊的命令。這一下不是督戰的問題。在鐵血201旅的機槍下,朝鮮政府軍成片倒下。看著倒下來的朝鮮軍,韓年的頭腦一片空白。他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跟在後麵的是日軍19師團的波田重一中將,他也被對麵的鐵血的做法震驚。但是嗜血成性的波田中將不會可憐這些朝鮮人。機會不容錯過,一旦朝鮮政府軍醒過來,就會和鐵血一起進攻自己。後果不妙。立即命令前鋒74連隊向朝鮮政府軍進攻,這次不要保留,打散朝鮮軍後直接攻擊鐵血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