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知道,別看現在風平浪靜的沒人管,這是日軍還不知道這裏已經浸入了鐵血的部隊。李剛早用錢把海南郡的郡守買通了,得到好處的郡守當然不管這些,在郡城裏的日本人更不會去一個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了這些因素的誘導,李剛才會這麼順利的發展起來。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潛艇躲避日軍海上的巡邏機,大部分是夜晚在水上行動,白天在水下慢行,現在在八窪裏已經有鐵血士兵三百多名。齊天龍打算先送一個營的兵力過去,加上現在的韓國光複軍一千五百人,兵力兩千人。
李剛覺得現在如果繼續停留在這個山村裏已經不行了。他必須走出去,擴大地盤。雖然在朝鮮沒有多少日軍,大部分也都是集中在北方中國邊境上,一但日軍掌握了這裏的情況還是不會放過自己的。隻有在日本反應過來之前取得一定的空間,讓鐵血部隊過來的多一些才會不怕日軍的圍剿。因此決定去一趟南海郡。
日本自從1910年兼並朝鮮後,總督府實際上就是朝鮮的最高領導機構,但是地方各道和各郡隻是派出了日本人當最高長官,行政事務還是由朝鮮人來擔當和管理。
在郡以下還是沿用朝鮮王室的管理製度。南海郡也就是一個市級的行政區域,郡守也是朝鮮人。鐵血把這裏選做基地的建設是有原因的。
南海郡德恩郡守李昌泉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一直支持韓國獨立運動的先行者。在曆史當中也是後來大韓民國的開創者之一。對於美國在韓國駐軍是極力的支持,有政治頭腦的李昌泉知道沒有外來的力量支持朝鮮想獨立不可能辦到。
經過國內的李東寧等人的聯係。李昌泉表示支持臨時政府的決定,隻要鐵血軍團能夠實現朝鮮擺脫日本的統治,讓朝鮮獨立,他就支持這一行動。
有了這個保證李剛才敢大膽的在這一地區進行活動。現在已經發展到必須向外擴展的地步。李剛決定見見李昌泉。
在五月份的一天,李剛在南海郡府見到了已經五十多歲的李昌泉。當知道鐵血的目的隻是要一個軍事基地以便進攻日本的時候,李昌泉搖頭說道:“李將軍,這恐怕不好辦。在全羅南道除了釜山港,就沒有大型港口,鐵血的海軍艦艇是無法在這靠岸的。”
李剛搖頭說道:“這不成問題,隻要在南海郡有一個飛機場和一個可以駐軍的地方就行。釜山港我們自己會解決的。”
看到李剛的自信,李昌泉沒話可說。在他想來行不行,損失的都是鐵血軍團。成功了得利的也是朝鮮,也不加多說什麼。告訴李剛在南海郡的範圍內可以進行任何軍事行動,一但日本人出兵剿滅的話他將不能提供武力幫助。”
這也不能怪他無情無義,朝鮮沒有任何軍事力量掌握在朝鮮人手裏。就是在38年開始征召的朝鮮族士兵軍官也都是日本人。
對於這樣光想著等現在成的,什麼力都不出就想獨立建國的民族李剛無話可說。
對這個民族先天就沒有好感,聽到李昌泉的話就更加鄙視。自己不是憤青,是代表著鐵血在這裏,隻好壓住心理的不滿,告訴李昌泉:“日軍清剿的時候他隻要置身事外就行,一切有鐵血軍團來解決。並不會連累到他。”
對李剛的回答,李昌泉十分滿意。他和李東寧一開始的想法一樣,一個小小的軍政府就想和大日本相抗,勝算是多少?自己好不容易保住郡守的位子,將來還要為了韓國獨立而努力。大韓民國建立後,憑借自己的資曆競爭總統都有希望,要是現在糊裏糊塗的跟著鐵血幹,萬一失敗就什麼都晚了。因此才讓李剛隨便活動,一旦日本人派兵來他不會施以援手。
不斷的曆練也讓李剛頗有城府,不再是當初那個一切聽齊天龍指揮的傻小子了,兩年多的不斷戰鬥和經曆,讓他變得成熟睿智。後世帶來的經驗和見識馬上明白了李昌泉的小心思。
他在心裏佩服齊天龍對人心的把握,暗下決心自己也要學著點。鐵血的走向齊天龍並沒有瞞著李剛,他也知道齊天龍的打算。對於人來說野心和欲望都是在不斷地變化,從李剛踏進軍事學院開始心態已經在一點一點的變化,要不這次也不會放棄競爭軍長的職位要求來朝鮮了。
在鐵血內部超過他軍事才能的人太多了。一同穿越來的五個人。現在葉眉在美國自成一片天地,可以說鐵血有今天葉眉的功勞占一半還多,唐曉有情報部的底子,現在又接受外事部,李剛也是來自後世的人,怎麼會不知道這個外事部就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外交部。那麼唐曉未來的政治地位還用說嗎?現在鐵血接觸的可不是一省一地,可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啊。吳煥發現在已經正式接任鐵血軍團副軍團長,任誰都知道鐵血是軍政府,副軍團長是什麼?那就是齊天龍之下的第一人。
隻有自己現在什麼也不是。年輕也好,出於自尊心也好,李剛終究也是人,何況還是一個有誌氣的年輕人。經過思考決定來朝鮮。他也不是沒有文化的,泡在網上多了他也明白了很多事情。
鐵血一旦取得抗日的勝利,按著齊天龍的安排他在朝鮮算什麼,看看麥克阿瑟在菲律賓就知道自己處於什麼地位。這一切都讓李剛砰然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