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出戰歲月-第五十八章 好處(2 / 2)

這一動靜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這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這個獨立旅是一個單獨的作戰單位。現在國軍單獨的作戰單位是軍級,而且不受作戰地域的限製,也說明了第一戰區並不能真正的領導這個獨立旅。

程潛的司令部此時設在鄭州,由於各部隊都在向武漢地區集結,而且日軍的幾個進攻線路也露出了端倪,司令部準備撤往南陽。當接到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時,程長官的臉色非常難看。其實他對齊天龍的作戰能力很欣賞,當知道這一結果的時候,也為手下能有如此的人才而高興。可是齊天龍接下來的做法,卻讓他大失所望。他不了解齊天龍,隻是知道是一個歸國的華僑。但是他不知道齊天龍在國府有什麼後台,能弄到這個命令,看法也隨之改變。一個會鑽營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是國家之福。因此,不再過問這個獨立旅的事情。

劃歸齊天龍的兩個團是原東北軍的部隊,張學良留在後方後,東北軍除了少部分還是原編製外,大部分被拆散分到各部隊。雖然在作戰時很勇敢,但是誰也不會拿他們當自己人看。因此這些士兵無論是軍餉還是裝備,都是最差的。而且每次作戰都是炮灰的角色,接連的大戰,損失也很大。程潛不知道軍政部怎麼想的,既然有這樣的關係,卻給這樣的部隊,所以很痛快的下令,讓這兩個團,立即從駐地向齊天龍的駐地黑龍嶺進發,前去報到歸建。

齊天龍也不清楚調給自己的兩個團是什麼部隊,但是想現招兵根本來不及,有兵就很不錯!齊天龍相信,隻有不會打仗的軍官,沒有不能作戰的士兵。

其實對於程潛的疑惑很多知道內情的人都不明白,對於齊天龍不再歸第八軍黃傑管,作為嫡係的黃傑反而沒有程長官那樣不滿,因為對齊天龍,黃傑是一無所知。在61師的防守上齊天龍幫了他的忙,讓他意外得到了戰功。這次重創敵14師團,黃傑作為61師的直署長官也受到了嘉獎,這讓黃傑還是有些感激齊天龍的。為表示感謝,在撤往始固前特派人送來了一批彈藥。因為他聽鄧旅長說,這次戰鬥齊天龍不但傷亡很大,特別是彈藥消耗一空,這還得歸功於周景林。憑著父親和鄧忠梅的關係,周景林請求鄧忠梅幫忙。作為一個旅長畢竟能力有限,把情況彙報給了黃傑。

對於急於撤退的黃傑來說,明顯能看出齊天龍上邊有人,又有校長的照顧,做個順水人情拉攏一下齊天龍。因些撤退時,也就有了把不方便帶走的武器彈藥都送給了齊天龍之義。

別說,黃傑這一手還真讓齊天龍感謝,基於獨立作戰的思想,武漢行營沒有給齊天龍下達撤退命令。隻是他有自主作戰的權利,是打是撤上級並不幹涉。

齊天龍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好處和方便,還是因為那兩封信。陳敬堂沒有讓齊天龍失望,一千大洋也沒白花,兩封信分別送到了兩個人的手裏。

齊天龍的兩封信都是一個意思,都是除了感謝外就是表示自己的忠心。這樣分別看到信的兩個人都是心裏歡喜,對於齊天龍的識時務大加讚賞。不過何部長可不是陳誠,他的相信還是有保留的。因此在給齊天龍補充兵員的時候,何部長沒有提出反對,但是建議調這些東北軍的原人馬給齊天龍。對於何部長的提議,委員長也很高興。第一次在如何對待齊天龍的問題上,大家難得地意見一致;再有,東北軍現在是沒娘的孩子,也一直是委員長的心病。這些人無時無刻不在記著他們的少帥,又總是提出要打回東北去。把這些人調給無意後撤的齊天龍去對日本人作戰,正合他意。

作為有“小委員長”之稱的陳誠來說,也不希望從中央軍序列當中調兵補給齊天龍。因為齊天龍在信裏說得很好,可是看到何部長在為齊天龍說話,陳成的心裏有了警覺。他不了解齊天龍,因此沒有表示反對,隻是覺得不能讓何部長獨占人情,所以提出為齊天龍的裝備一定要好。因為國軍撤退後,這支部隊將是國軍唯一的敵後部隊。反正軍需物資裝備都是何部長管,如果給,那是陳誠的進言,有一份人情,不給,正好讓何部長得罪齊天龍。再有一點陳誠看出來委員長有意栽培提拔這個人,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何部長如何看不出陳誠的小心思,但是也不想得罪這個給委員長帶來榮譽的新人物,隻好答應下來。

就是這樣的各懷心思,下達成了這一致的意見。齊天龍憑空得到了各項好處,程潛和黃傑這些人哪裏知道這些背後的各人鬼胎,還以為齊天龍有後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