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當地的幹部群眾願不願意,新任鄉長秦逸就要上任了。雖然大家對這廝的能力表示深刻懷疑,可是這廝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部群眾麵前的印象,還是以為自己能夠很好地掌控局勢。秦逸看起來還真的是想要來到這裏,做出一番事業的。
這不,就在上任後的第一個常委會,就開始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今天我們來議論一下第一個議題,那就是向上級提議我們木石鄉黨政辦的主任林勇進入鄉黨委的事情。”於誌河開始說出第一個議題了。
於誌河現在要實現自己對林勇的諾言,也就是要把黨政辦主任的位置弄進鄉黨委,這樣林勇也能夠順勢進一步,成為鄉領導。而於誌河也能夠在黨委會上多一票的支持,這是擴充於誌河勢力的大好機會,不能錯過了。
可是這個時候,秦逸這個攪屎棍發話了。
“書記同誌,我們現在鄉黨委委員已經夠多了。出了書記,我,還有副書記方培敏之外。還有鄉人大主席候風,組宣委員廖洪,紀委書記李雲凱,副鄉長吳峰,副鄉長張禾。何必再次增加一個人呢?作為一個鄉黨委,已經夠了,不用增加人手了。”秦逸開口反駁。
現在鄉裏麵的情況對於於誌河還有秦逸都不利,於誌河雖然占有了先手優勢,讓下麵站所的人可以投靠自己。可是那都是張凱強介紹的,限於張凱強的地位,通過這條途徑投靠的人地位也不高。而那些鄉黨委裏麵的人,那都是不會輕易表態。鄉黨委委員都在觀察形勢,看情況才會決定投靠哪位。
鄉人大主席候風,是個老幹部了,一般不會輕易插手地方事務,安心養老準備退休。而紀委書記李雲凱,他按照上麵定下的規則,紀委書記不能輕易插手地方事務。所以紀委書記插手地方的事情比較少,而且發言也比較中肯,沒有天大的利益不會幫助其中一方。如果紀委書記都偏心了,會讓上級認為你身為紀檢人員,不能秉公執法,這樣就得不償失。組宣委員是原先被查處的周書記的人,這次也沒有被牽連。因為白鄉長當時目標隻有周書記,對於其他人並不打算追究,所以組宣委員也逃過一劫。廖洪他目前誰也沒有投靠,還在待價而沽。副鄉長吳峰和張禾,原先是於誌河還有方培敏的競爭對手,短時間之內是尿不到一個壺裏麵,所以暫時起不到作用。
這麼個情況來看,其實於誌河在鄉裏麵的核心層次並沒有獲得太多人的支持,隻是憑借著鄉黨委書記的大義,來掌控黨委會。現在於誌河想要增加一個人進來,那就是希望能打開缺口,讓自己在黨委會裏麵發出自己的聲音。
秦逸也是明白現在的局勢的,他用黨委人數太多作為理由,搪塞過去。隻要於誌河沒有獲得高層次的支持,那和自己是同一個起跑線,到時候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背景來吸引那些願意投靠的人。不過秦逸不知道,自己的理由正好被於誌河利用了。
“秦逸同誌,按照一般的慣例,黨委裏麵的成員應該是奇數,也就是單數。可是現在鄉黨委委員裏麵的人數確實八個,是偶數了。既然是偶數了,那就增加一個人進入委員也不無不可。而外鄉很多黨政辦主任都是進入了鄉黨委的,所以我提議讓林勇同誌進入鄉黨委。”於誌河開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於誌河這個說法還真是中了死穴了,因為鄉黨委委員的人數確實按照慣例是奇數,現在既然是偶數了,那增加一個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對於官帽子這種事情,隻能增加官帽子,不能減少官帽子。君不見每次都說什麼裁剪部門,精簡人員。可是裁剪下來的那些人還不是拿著國家公務員的工資,並沒有多少真正另謀職業的人。
現在既然是奇數,那就要增加一個,不能踢走在坐的諸位其中一個,不然那就是要犯眾怒的。
“於書記,鄉黨委增加是要增加的。可是增加誰是個問題,林勇同誌是不是那個合適增加的人我們還要考察一下崽決定。而且林勇同誌年齡也有些大了,不適合進行提拔了。”說這話的是副書記方培敏,他看見秦逸這個草包,竟然兩句話就被問倒了,馬上接過話題說道。
別說,按照幹部的管理條例,林勇確實不適合提拔了。林勇都是孫子都快要上小學的人,這個年紀確實不好提拔。可是來到了這裏,一個好處都撈不到,那於誌河怎麼甘心呢?於誌河突然眼珠子一轉,想到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