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暗殺與保衛的鬥法(1 / 3)

1949年12月6日上午8時,毛主席坐著新中國第一列代號為9002的專列駛出西直門火車站。列車吐著團團的白煙,在凜冽的寒風中風馳電掣般往北駛去。

為確保毛主席的安全,公安部隊司令員羅瑞卿親自隨車警衛毛主席。為了保證這次出訪的絕對安全,主席沿途經過的地方已經全部實行戒嚴。公安中央縱隊派出了一部分部隊,在北京至天津鐵路沿線布置了警戒哨兵。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和縱隊司令員吳烈一起坐在探測地雷的壓道車上,護送毛主席專列到天津。

吳烈從土地革命時期就在保衛戰線上工作過,曾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前委和國家保衛局保衛大隊的大隊長,在延安時期任中央警衛團團長兼政委,並兼任延安衛戍區司令員,對保衛工作很有一套。但這一次他仍然絲毫不敢大意,為了看清鐵路路麵,吳烈叫司機打開了車窗,凜冽的寒風凍得臉生疼,他認真細致地觀看著鐵路的路況,不放過任何可疑物。

在專列經過的鐵路線兩邊,公安部隊沿鐵路早已經開始警衛執勤,一雙雙警惕的眼睛,密切巡視著四麵八方,專列上的服務員都是從中央警衛部隊挑選的。專列一共三節,前麵是前驅車和警衛人員,後麵是備用車。司機是一位經過戰爭考驗、經驗豐富的老英雄,車開得又快又穩。

為了保證絕對不出問題,沿途公安部隊都是幾個人守一個扳道叉,主席的車沒過前,扳道叉都鎖著,主席的車過去後才把扳道叉啟開。除了加強專列的警衛外,他們曾在一個很小的車站內將五輛車來回調整了十幾次後,甚至自己也弄不清楚主席在哪輛車上了。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敵人知道主席的車輛位置而搞破壞。在一個小車站將車輛調來調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羅瑞卿、楊奇清和同往的鐵道部部長滕代遠、鐵道部公安局長馮紀等人,每到一站都要下車檢查一次,及時與前方交流情況。為了保證毛主席的正常工作,羅瑞卿下令火車以每小時80公裏的速度行駛。這比通常的列車速度要高一倍。

而在鐵路兩邊的所有居民區,所有幹部也都行動了起來。因為形勢極為複雜,不知道在沒有進行土改的農村裏到底那些人是壞人,那些人可能仇恨共產黨,對毛主席的專列形成危脅,當地的幹部想了一個辦法,在毛主席的專列經過的時候把所有的居民組織起來開會。會上幹部們東拉西扯,故意磨時間,把當地的所有居民都拖在會場上。等到散會的時候,毛主席的專車早就過去了。沒有任何人有機會到鐵路上去組織襲擊。

12月9日上午9時,專列已經停靠在滿洲裏車站站台南側線路上了。站台上迎接毛主席的有先期到達安排迎送事項的中央有關方麵的負責人,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鐵路部門有關負責人等。歡迎的人群中還有來自蘇聯的外交部副部長拉夫倫捷夫和交際司副司長馬特維也夫、七塔州蘇維埃主席烏洛夫以及外貝加爾軍區負責人等。

在主席下車的地方,公安部隊戰士荷槍實彈警衛著主席,警衛的密度幾乎達到了兩步一崗,任何人沒有特別通行證都無法通過。

大約一刻鍾後,毛主席在中方站長和蘇方站長等人引導下走出貴賓室,來到候車室北麵寬軌一側。這裏停著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用列車,是派來專程迎接毛主席的。列車服務員都是蘇聯人,隻有餐車配有中國廚師,為的是給毛主席一行做中餐。蘇聯外交部副部長拉夫倫捷夫等陪同毛主席登車,並為毛主席安排好座位。

專列徐徐開動,離開了滿洲裏向蘇聯境內駛去。

於效飛目送著列車駛進了蘇聯境內,他知道,麵對這樣嚴密的保衛工作,國民黨保密局的特務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再傷害毛主席了。他一直覺得共產黨的特工工作不夠專業,特工人員缺乏起碼的訓練,有的人連基本常識都沒有。但是這一次所謂的“發動群眾”組織起來的保衛線,嚴密得連蒼蠅都飛不過去。這讓他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有了一次刻骨銘心的認識。他堅信,隻要共產黨的官員真心想做什麼,沒有做不到的。

而在成都,毛人鳳又接到了北京0409萬能台發來的情報,他點點頭,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順利進行,毛澤東的專車已經走了,襲擊並不是要在他出國的時候進行,而是安排在他回國的路上。等到他再回來的時候,準備工作就已經完成了,炸藥已經運送到大陸,人員也已經布置到位,毛澤東正好會自己鑽進口袋。

毛人鳳當即向機要秘書口授命令:“按計劃行動,立即通知日本駐蘇辦事處,請他們協助偵查毛澤東在蘇和回國的時間、行程、路線。命令計兆祥,從即日起,每天三次報告指揮情況,進一步加強空中聯係,為此,除獎勵計兆祥2000美元以外,由國軍中校台長晉升為上校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