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玲家裏離開的時候,王亞欣就注意到現在的張玲沒有了往日的自信,自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張玲在缺少了這一點之後,王亞欣自然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
所以此刻的王亞欣看著張玲那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不由得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隨即輕聲道:“玲玲你知道嗎,能夠成為你的朋友,我感覺非常開心。”
張玲呆呆的抬頭看了一眼王亞欣,不過很快就再度將目光躲閃到一旁,她有太多說不出口的話,現在的她心裏全部都是關於自己之前的點點滴滴,以前的自己過著怎樣的生活,擁有著怎樣的人生,那個時候的自己覺得自己是多麼的風光無兩?甚至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而且,當時的自己和王亞欣成為朋友的時候,也以為自己能夠給王亞欣帶來許多新奇的東西,甚至是王亞欣從未見過的東西,她覺得自己能夠給王亞欣帶來快樂,換句話說,自己有王亞欣能夠利用的地方。
畢竟,成年人的世界很簡單,所有的交集,都建立在利用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對你而言沒有任何利用價值,那麼你就不可能和他建交。
聽起來,這句話似乎有些偏激,但是不要忘了,所謂利用價值,不僅僅指金錢上的利用,或者是名譽地位上的利用,包括心理上的利用。
比如,近段時間以來,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孤獨無助,渴望得到某個人的關心,哪怕隻是陪著自己簡單的聊聊天,好讓自己趕走那該死的孤獨感,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人,能夠給與他這些他所需要的東西,那麼在他的內心,就會認為這個人是自己的朋友。
雖然,從表麵上看,這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相互的利用價值,誰也不可能給誰帶來一絲絲金錢地位上的幫助,可實際上,他們依然是各取所需。
那個孤獨的人,是為了利用這個剛剛認識的朋友,來消除自己的孤獨,而另外一個人,也或許是為了通過這個孤獨的人,讓自己意識到,其實自己還是很幸福的,至少,不像他那樣孤獨無助。
隻是,很多時候,人們都不願意承認這些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醜陋與邪惡罷了,他們寧願美其名曰的說自己不是一個勢力的人,交朋友從來不看對方的身份地位,永遠隻聽從自己的內心,覺得這個人可交,才會去主動接近。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已經暴露了他內心的需求。
何謂可交?無外乎人品、性格、脾氣等,看重這些東西的人,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是不背叛,是信任感,是安全感,如果在後續的交往當中,他得不到這些東西,那麼自然就會果斷的舍棄掉這個朋友,之後還會對別人說:‘那個人人品不行,看起來渾金璞玉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偽君子,表麵一套背地一套。’
實際上,不過是你在他的身上得不到你想要的,滿足不了你的需求罷了。
話說回來,張玲的自卑和受寵若驚,也正是來源於此,她認為現在的自己已經無法再給王亞欣帶來任何的幫助,自己也沒有任何值得王亞欣利用的地方,所以,才會讓現在的她有這樣的想法和表現。
而王亞欣則是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看著沉默不語的張玲,王亞欣繼續說道:“玲玲,我跟你說實話,其實我跟你做朋友,說無所圖那是假的,但我圖的並不是你的金錢,而是你的人品,我們剛剛認識的時候,你就能對我保持那麼高的熱情,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我內心真的非常感激,在我舉目無親的時候,還能有這樣一個溫柔的人溫暖著我的內心,所以,你對我來說,是我在這邊最重要的一個朋友,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這一點,都是不會改變的,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