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討逆(3)(1 / 2)

第50章、討逆(3)

成吉思汗再沿印度河西岸北行,捕劄蘭丁餘黨,聞阿格拉克與他族尋仇,已被殺死,便乘機蕩平各寨。又因西域一帶,叛服無常,索性遣將分兵,四處巡行,統加屠戮,共殺一百六十萬人,方才收刀!

後來得到八剌軍報,劄蘭丁不知去向語。成吉思汗道:“我意在一勞永逸,所以征戰數年,並無退誌。現在餘孽在逃,功虧一簣,如何使得!”耶律楚材婉諫道:“劄蘭丁孤身遠竄,諒他亦沒有甚麼能力,況我軍轉戰西陲,越四五年,威聲已經大震,得休便休,還求主子明察!”成吉思汗看到盛夏暑氣逼人,印度又在赤道下,益加炎熇,所以隻有班師回軍......

“四弟,你講的為兄都知道,不過討伐花刺子模餘逆隻是個借口,我真正的目的是攻略印度諸國!”劉華說道。

“大哥,現在我大軍身在重慶,要前往印度,需要通過察合台汗國,又是沙漠,又是雪山,勞師遠征多有不便”忽必烈繼續勸導道,現在不比成吉思汗那時,如果帶著大軍從西北過去,走幾年都到不了印度。

“不,這次我們由南向西,從安南過去,借道瀾滄國(今老撾)、緬甸。”劉華微笑著說道。

瀾滄國(意為“萬象之國”)建於公元749年,14世紀為鼎盛時期。老撾民族由老聽族、老龍族和老鬆族三大民族組成。老龍族與我國傣族同源,大約在公元前五六世紀開始向南遷移,沿著南烏江、湄公河進入老撾。據老撾史載:老撾的祖先名管包倫,是中國傣族君主的後裔,他把所管轄的老撾民族地區分封給他的七個兒子,建立了七個小國。

其中長子管羅獲得的地方最大,國名瀾滄,建都於孟騷,【瀾滄】便是老撾最古的國名。管羅以後的瀾滄國,又傳嗣了22代國王,其間經曆了500多年,直到14世紀中葉才建立起由老龍族為主體民族的老撾統一封建王國——瀾滄王國。從此奠定了大體上等於今日老撾的疆域,並世代傳嗣,演化至今。正因為如此,瀾滄王國及其前身瀾滄國一直被老撾史學界視為老撾正統的古國。

“如果瀾滄、緬甸不願意借道呢?”忽必烈問道。

“哈哈,為兄巴不得他不借,正好假道伐虢、滅了他們!”劉華大笑。

“大哥,您的意思是……”末哥不解地問道。

“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安南。瀾滄、緬甸和雲南、安南接壤,那個地方黃金、玉石很多,無論從戰略位置,還是經濟需要,為兄遲早都要把它們給攻下來,我才不稀罕他們當屬國呢!”劉華說道。

老撾人常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稱為“黃金大地”。據說這塊土地富含黃金,人們賭博、鬥雞都用金條來做賭注,故稱黃金大地。古印度人也曾認為這塊土地富藏金子。這個觀點有一定的可信度,因為老撾古都孟騷的舊名取為香通,就是“金城”的意思。其實劉華不但要老撾,甚至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地遲早都要占領,現在還有這麼多的百姓沒有土地,這幾塊地方正是魚米之鄉,哪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