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盟誓(2)(2 / 2)

城南一座清雅的大院中,有個兩層小木樓,樓匾寫著“涼樓”二字。

“亮兒,為父看你近段時間魂不守舍……哎,明日你就收拾一下,去重慶吧!”一個四十多歲的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說。

此人正是成吉思汗的“智囊”--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字成仲。被他稱作亮兒的是他的獨子耶律希亮。(詳見作品相關)

耶律楚材乃遼國皇族之後,曾經在金國擔任員外郎,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曆、術數。後來蒙古南征,攻陷中都。楚材當時恰好在中都,被成吉思汗所聞知,召為謀臣。每有諮詢,無不通曉,甚至讓他占卜吉凶,也尤為應驗。成吉思汗稱為天賜,言聽計從。

窩闊台即位後,也同樣重用耶律楚材。後來窩闊台大汗晚年因沉迷於酒色而亡,喪葬事畢,乃馬真皇後就臨朝聽政,提拔奧都剌合蠻為相國,無論大小政務,都聽其裁決。還有一個西域回教女子,名叫法特瑪,乃馬真皇後也很寵愛。奧都剌合蠻與她勾通,遇有反對的官僚,就令法特瑪從旁進讒,內外蒙蔽,斥賢崇奸,沒多久滿朝舊臣,被罷黜大半。耶律楚材很是鬱悶,有時入朝諫爭,聽者一二,不聽者八九。

一日,楚材聽說乃馬真皇後以禦寶空紙交給奧都剌合蠻,讓他遇事自行書寫,立即勃然進諫道:“天下是先帝的天下,朝廷詔敕,自有憲章,奈何得以禦寶空紙,竟畀相臣!臣不敢奉詔!”乃馬真皇後雖然後來把禦寶空紙收還,心中很是不樂。過了數日,又降下懿旨,隻要是奧都剌合蠻所奏議的事情,命令史官必須記入國典,如果不寫,就要把手砍掉。當時,耶律楚材擔任中書令,所以又進諫道:“國家典故,先帝都委托給我,與史官何幹?如果事情合理,老臣自當奉行,不過不適合記錄的,我堅決不記錄!我死都不怕,難道還怕砍手嗎?”乃馬真皇後勃然大怒,楚材大聲道:“老臣服侍太祖、太宗三十餘年,從沒有對不起國家,皇後你豈能無罪殺臣?”說完,辭官而去,不久鬱鬱而終。

臨死前,他叮囑耶律鑄:“我家世代皆讀儒書。現在儒生俱在中原,你就帶全家子弟,到河北去讀書,從此不要再涉足官場!”,說完便撒手人寰。耶律鑄全家搬到北平,命希亮拜趙衍為師。

耶律希亮,字明甫。年僅九歲時,已能賦詩,現在年方20,弱冠之年,才名已是名滿燕趙,更兼家學淵博,被河北讀書人譽為“賽東坡”。前段時間,《招賢令》傳到河北,不少同窗學友紛紛前往重慶。絕大部分都已經被錄取當了官,正在各地施展抱負。年輕氣盛的希亮,看著才華不如自己的學友紛紛走上仕途,心中難免不平衡,但礙於祖父的遺訓,所以不敢向父親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