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愛妃學會獨立思考了,朕很欣慰!朕之所以不讓趙昀他們去海島上發展,有很重要的理由。因為漢人是農耕民族,幾千來的文明包括宋國都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如果朕把趙昀放到那幾萬座海島上,因為耕地有限,趙昀很可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海貿上,很難創新出朕需要的大陸類型的治國方略。”劉華撫摸了一下耶律希柔的頭發,笑道,“嗬嗬,再說那些大島、小島,朕是留給咱天國的繼承人玩的!”
“啊,這麼多海島留給昔裏吉玩?”耶律希柔不知道劉華構思的共和體製,所以慣性地認為天國繼承人是昔裏吉。
“誰說昔裏吉就一定是天國繼承人,如果將來沒出息,朕是不會把國家傳給他的!”劉華嚴肅地說道,“朕留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島,是準備以後讓貴族子弟們去攻占和治理,讓他們實踐學習來的知識。孔子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想當年趙匡胤文武雙全,不但能在亂世中【千裏送丹娘】,還會【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實在是個很有能力的君主。但他後麵的子孫個個貪圖安逸享樂,搞文學藝術還不錯,但治國一個不如一個!如果朕和忽必烈他們的後代,隻會坐享其成,豈不是會讓天國走上宋窮途末路?所以,將來天國的接班人,會在那些把海島治理得很好的貴族子弟中產生!而且,拿那些海島給他們練手,有個好處是就算治理得不好,也不會對整個國家造成什麼影響,即使當地的土著人造反了,我們大不了推倒了重新來過!”
作為現代人,劉華本來是相當反感高幹子弟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發現其實高幹子弟因為從小就享受到了平常人享受不了的物質和精神資源,如果疏導得力的話,不會比草根起來的官員腐敗,很可能幹得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成績。因為那些草根好不容易跳出農門當了官,心裏很容易失衡,走上腐敗犯罪道路的比高幹子弟更多。所以,劉華從前年開始就修建貴族學校,大力培養貴族子弟,甚至還經常去給他們講課,農忙季節時帶他們去幫農民幹農活。實踐證明,通過這些手段,天國的官員們深受感動,忠心比以前更強了,另外這些貴族子弟的綜合素質確實有大大的提高。
所以劉華不準備派大軍去攻占各大陸周邊的幾十萬座島嶼,就是留給今後的高幹子弟們,讓他們帶軍校畢業的學員和少量的軍隊分別去占領,然後利用在學校和名師們那裏學來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知識,去治理幾個小島,通過打仗鍛煉吃苦耐勞的軍人本色,通過治理島嶼鍛煉政務才能。同時,因為這些海島的發展,關係到貴族子弟的前途,所以可以想象,像忽必烈這些有錢有勢的王公貴族,肯定會不惜血本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如此一來,國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錢,就能把幾十萬座海島逐步發展起來!
“陛下心懷天下,海納百川,未雨而綢繆,防患於未然,真乃曠古未有的明君!草民斷定,趙昀陛下肯定會立即答應陛下的條件的!”林佩成沉默了很久,動情地說道。
“嗬嗬,但願如此!”劉華笑道,心中暗想,“那可未必,朕那老丈人是出了名沒主見的,說不定被文武百官一吵吵,就拿不定主意了!”
接下來的時間,劉華做好了“斬首行動”的準備,他讓李誌常、風魔小太郎隨時準備武力挾持宋國君臣。
“陛下,敝座不放心您的安危,如果我們都去抓趙昀君臣了,守衛在這裏的禦林軍對您和柔貴妃不利怎麼辦?”李誌常擔憂道,如果劉華有所閃失,他將失去現在千年難遇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不說,可能餘生隻有亡命天涯,躲避忽必烈等劉華的兄弟派軍隊、警察追捕了。
“有老林師徒在不怕,再多的禦林軍也敵不過他們的繡花針!”劉華望了林佩成師徒一眼,笑道,“如果國師你不放心,朕倒可以命令幾百隻熱氣球過來接應,等發起【斬首行動】時,如果看守這裏的禦林軍真敢挾持朕,到時朕就和柔貴妃、老林他們飛到天上去,讓他們抓不著!”
“好吧,陛下布局滴水不漏、萬無一失,敝座放心了!”李誌常稍稍放下心來。
“哦,國師,為了讓抓捕趙昀君臣更順利,你派人傳朕的旨意,讓臨安附近的所有天國高手潛入臨安城內待命,一旦【斬首行動】開始,朕引開禦林軍的注意力,讓他們趁機翻宮牆進來協助你們!”劉華鄭重地說道。
“遵命,陛下!”李誌常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