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等著槍斃的戰鬥英雄(3 / 3)

對這樣的大新聞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的人還包括司令員同誌和司令部的其他人。

他們也是在吃飽之後才聽說居然有這樣的事情的。

司令員同誌和政委同誌當時就覺得吃下去的飯全都堵到嗓子眼了。

很快他們知道,現在整個根據地都在討論沈擒龍和李驥的性質的問題,幾十萬隻眼睛在看著司令部的決定呢!

這可成了革命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了。

如果不處理好沈擒龍和李驥的這個問題,對整個冀熱察挺進軍的影響就會是極其深遠和巨大的。

司令員和政委相對苦笑,有本事的人的毛病也是最大的,捅的婁子都是放著地上的不捅,專門捅天上的。

司令部的主要領導也開了一次秘密會議,這次事件的處理完全不亞於進行一次大的戰鬥,千萬要小心對待。

結果,司令部的首長的態度也分成了兩派,當然一派是保沈擒龍他們的,另外一派是堅持要嚴肅紀律的。

保沈擒龍他們的這些人認為,不能處理沈擒龍他們。

當然,說鬼子全都該死,這樣的理由是不能擺到台麵上來說的。

如果那樣,那鬼子俘虜也應該全都幹掉,那不是更加毫無爭議地違反政策了?

所以,保沈擒龍他們不死的這些人的理由是,沈擒龍他們兩個是為了挽救整個冀熱察挺進軍的命運,才打了鬼子方麵的壞人。

雖然那些鬼子不是軍人,屬於我們紀律上規定的不能動的日本平民,但是,販毒的總不是什麼好人。

我們根據地也禁止吸鴉片,所以我們的政策從製訂政策的出發點上也是反對那些販毒的鬼子的,也就是說,沈擒龍他們兩個的行為不算是違反紀律,隻是沒有請示彙報而已。

一樣的行為,得往合乎大方向的地方上說,不能說那些真話,這就是政治,打官司得這麼打。

另外一派則認為,同誌是好同誌,也是挽救整個冀熱察挺進軍的大功臣,這個都是完全不必爭論的。

但是,為什麼要製訂紀律?

製訂紀律,就是要讓人遵守的。

如果一著急起來,就違反紀律,就去搶東西,那跟土匪有什麼區別?

所以,盡管沈擒龍他們的行為客觀上是好的,是挽救了整個部隊,但是紀律還是要執行。

隻是,槍斃就過分了,吃著人家弄來的糧食,把人家給槍斃了,就有點不近人情,革命軍隊也不是六親不認,也要講革命的人道主義。

所以,要不然,對沈擒龍和李驥來一個三年有期徒刑?

眼看沈擒龍和李驥就要到革命隊伍去服三年有期徒刑,偵察科長突然說:“我聽他們隊長說,沈擒龍他們自己還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那些鬼子不是平民,是特務。”

司令員和政委一聽,趕緊讓偵察科長通知張家平,他們隊上的領導,和沈擒龍和李驥,都要馬上來參加對他們罪行的討論。

如果是在平時,基本都是上級做了決定,然後再通知本人,然後再問一下,本人有什麼意見。

其實也就是要當事人一個態度。

這個態度其實是以後收拾你時候要用到的,也是很重要的。

曾經有過“組織決定離婚,個人意見有保留”的事例出現。

當然,這樣的傻婦女同誌後來基本也沒什麼好結果了。

但是這次絕對不是這樣,這次上級組織表現出了極大的民主精神,決定還沒有做出,就把當事人找來進行自我辯護了。

於是沈擒龍和李驥被隊長和指導員親自押送,到了司令部的會議上。

現在沈擒龍和李驥讓人家把所有的武器全都收走了,身上一下子少了幾十斤沉的20響和手榴彈,覺得全身鬆了巴唧的,反而覺得很不適應。

這種感覺讓沈擒龍和李驥他們感到就象是讓人處置的罪犯了,沈擒龍和李驥更加覺得狼狽得要命。

沈擒龍和李驥往各位首長麵前一站,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以前他們兩個也多次來司令部,不過那是來接受任務,首長看他們的都是親切和充滿信任的目光,現在他們再來的時候,是丟人來的,這種滋味特別不好受。

司令員還是很親切,鼓勵地對沈擒龍說:“小沈同誌,聽說你們兩個對那些日本人的定性還有不同意見?怎麼,你們認為那些人應當是特務嗎?”

沈擒龍和李驥準備接受判刑的命運,一開始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今天的結果。

當然,具體要判幾年刑那個還不知道,全都看上級當時的心情如何。

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他們兩個就要完全準備要去興高采烈地當罪犯,完全不做任何垂死掙紮。

沈擒龍從口袋裏邊掏出一個精致的大本子,把這個大本子翻到後麵幾頁,然後沈擒龍指著這個本子說:“你們看看,這上麵寫的這些,這是不是說那些鬼子其實是特務?”

李驥緊張地看著司令員他們的表情,能不能翻盤,就要看人家怎麼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