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東西方無聲武器的區別
沈擒龍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優秀偵察兵,他在戰鬥中遇到的無數危險是其他士兵和參與戰爭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沈擒龍做夢都希望有一種既安全又有威力的武器。
這種武器最後歸於一種可能,那就是無聲的武器。
為了達到無聲的效果,沈擒龍特別訓練自己的部下學會了使用飛刀。
這種傳統的古老的冷兵器,確實有效,可是就是不能保證更遠的射程。
經多次實驗,飛刀的最有威力的射程,是在10米距離之內。
而且,如果遇到了緊急情況,這種東西不能連發,跟現在手槍、機槍之類的武器還是不能相比。
可是八路軍、中國軍隊,就是這個條件。
中國軍隊能夠接觸到的,能夠觀察到的,隻有鬼子。
中國軍隊的軍事科技、作戰方式,全都是因為他們的對手而決定的。
中國軍隊的形成和發展,全都是受到鬼子的作戰方式製約的。
鬼子沒有的東西,中國軍隊不但沒有,連想都沒有想過。
所以,盡管中國人這麼聰明,可是偏偏就沒有人想到設計什麼無聲手槍。
連不斷尋求新思路的沈擒龍都覺得這是一種匪夷所思、高不可攀的東西。
現在他聽到人家德國、美國,有這種無聲手槍,真是大吃一驚。
於是沈擒龍極力向舒倫堡打聽無聲手槍的原理,希望能夠從人家歐洲強國學習一些先進的科技技術。
舒倫堡對沈擒龍會對無聲手槍感興趣,有些不解。
到現在,他也沒有明白沈擒龍這樣一個據說是大夫的人,怎麼會對武器那麼關心。
但是這時舒倫堡相信,沈擒龍也不是從前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弱不禁風、完全與特工行動無關的人。
從前他們以為的沈擒龍這樣一個醫生會穿越蘇聯那樣的鐵幕,來到德國,是一件不可思議,因此也十分可疑的事情。
到了這時,舒倫堡他們覺得,以沈擒龍這樣一個把蓋世太保鬧得雞飛狗跳牆的人,能夠不死在俄國人手裏,也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了。
反正以後舒倫堡就要跟沈擒龍搞好關係,把跟日本合作的大權抓在自己手裏,所以,現在舒倫堡是盡力滿足沈擒龍的一切願望,盡量爭取沈擒龍對自己的好感。
於是舒倫堡向沈擒龍介紹起無聲手槍的來曆。
無聲手槍,是過去的正宗叫法。
現在把這種武器稱做微聲手槍,說叫做無聲手槍是無知的表現,這種說法本身才是真正的無知。
當然叫做微聲武器確實是比較合乎事實,但是不知道這種東西的曆史,確實是缺乏曆史知識的表現。
1908年,美國發明家H·P·馬克沁在森林裏讀書。
如此優雅的場景,偏偏有人老是在他身邊“砰砰砰”地開槍打兔子。
因為這個馬克沁不是那個發明重機槍的H·S·馬克沁,所以他喜歡安靜環境,不喜歡槍聲,特別是打獵時的獵槍聲。
於是這個馬克沁決心研製出能消除噪聲的裝置,讓那些人別老是對著他“砰砰砰”地鬧騰。
1908年,馬克沁製造出第一個獵槍用消聲器,使獵槍射擊聲大大減小。
1912年,美國將馬克沁的消聲器加以改進,裝在步槍上,製出了最早的微聲步槍。
在二戰中,無聲手槍被廣泛地使用,開始時候是大量地空投給德國占領區的抵抗組織,後來,盟軍的特工人員也大量地使用。
英國生產的司登衝鋒槍也在槍上安裝了消音器,成了微聲衝鋒槍。
司登微聲型本來是為了給那些情報人員提供的,開始的時候英國軍隊裝備很少,大部分空投給歐洲大陸的抵抗力量。
在德國反間諜機關的出色工作下,英國空投的很多司登微聲衝鋒槍都落到了德國人手裏,奧托·斯科爾茲內把這些衝鋒槍都發給了突擊隊員和偵察兵。
以後,英軍也開始大量使用微聲衝鋒槍了。
而德國,除了繳獲的英國和美國的微聲手槍、衝鋒槍,他們自己也研製了微聲手槍。
假如沈擒龍知道德國最有名的無聲手槍就是那種專門供蓋世太保使用的無聲駁殼槍,他準得饞瘋了。
但是讓人特別奇怪的是,蘇聯這樣一個軍事大國,在跟德國作戰這麼長的時間內,竟然沒有研製微聲武器。
可能羅刹在歐洲的間諜會使用那麼幾次無聲手槍,但是蘇聯偵察兵確實沒有使用過這些無聲武器。
到了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無聲武器發明快40年了,沈擒龍在莫斯科間諜訓練中心都沒有聽說過無聲手槍。
沈擒龍是真想跟舒倫堡要一支無聲手槍,可惜,他現在是鬼子的特使身份,實在不能做得太過份,引起人家的懷疑。
於是沈擒龍把話題岔開,問舒倫堡,為什麼繆勒總是對自己進行跟蹤和審訊。
舒倫堡笑著解釋說,因為從德國人的角度來看,沈擒龍這麼一個外表瘦弱的人,要通過俄國內務部的嚴密封鎖,順利地到達德國,顯得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