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夜色深沉,漆黑如墨!
此刻千佛山北麓陡峭的懸崖上一個黑影正在靈巧的向上攀爬著,隨著接近峰頂,溫度已經驟然下降到零度左右,陣陣凜冽寒風吹過,黑影確渾然不覺,依然勻速的向上攀爬。
離峰頂越來越近,黑影開始加速向上攀爬。隨著一隻釺長有力的大手緊抓岩壁凸起一個鴿子翻身,人影已經飄落到山頂,隱沒於峰頂不見!
霧慘雲愁,星光暗淡!
林千尺身穿黑色緊身登山服豎立在峰頂的一塊巨石上,此刻麵上紅暈密布,緊身衣裏已經汗透貼在身上,線條流暢的肌肉緊繃,作為業餘的徒手攀岩高手,他也攀爬了近三個小時才到達峰頂!身體此刻也是非常的疲倦。
輕輕調理了一下短促的呼吸,緩運內息強壓下體內暴虐的炎陽之氣。
釺長手指撩起被山風拂過遮擋雙目的一縷長發,略帶慵懶的眼神掃過峰頂,隱約可見周圍芳草萋萋,怪石嶙峋。遠處白霧繚繞,層巒疊嶂,大佛頭周邊蔥綠的山林已經隱不可見。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何等的抱負與氣度!但林千尺此刻確是沒有這種心境。大學三年加上高中三年假期,已經攀爬了普陀山,峨嵋山、五台山、九華山……等十餘座名山大川,低頭深思間,不由一聲輕歎。
千佛山又名舜耕山位於大夏儒家孔孟聖地南約2.5公裏。千佛山峰巒起伏,林木森森,恰似內陸的天然屏障。它是宇內十大大佛教名勝之一。千佛山古又稱曆山,亦名舜耕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曆山之下,因稱又舜耕山。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大多集中在興國寺後的千佛崖上。興國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於古唐,後經曆代增建,規模漸大。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字,每字約有4米見方。千佛崖上有石佛60餘尊,年代悠久,滄桑古樸之氣厚重。
千佛山之東,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林千尺此刻正矗立在大佛頭的頂峰之上。
這次會有所收獲嗎?心中一份惘然,一絲惆悵!
正低頭沉思中,遠處突兀的傳來兩聲尖利的鳴叫,厚重白霧如同沸水般翻湧起來,隱約見到金黃色形態的大鳥,伸展著巨大的羽翅淩厲撲下,帶動雲霧翻騰。不知與何獸正在纏鬥。
林千尺悄悄摸到近前,將身形隱在一片石頭後邊,屏住呼吸,隨手一翻,一柄三寸帶有湛藍色鋒刃的短匕,已經握在手中.心中不由一定。凝目望去……
這時,看到一道閃電般銀白色的小獸,倏忽往來,正與金黃色的鐵背黃金雕鬥在一起,每次相博,都帶起一片血花羽毛,二獸正在慘烈的殊死搏鬥,不由心中詫異,爬到山頂居然見此一幕.
鐵背黃金雕作為國際公認已經絕跡的凶猛大禽,已經絕跡許久,林千尺師從林老夫子所學博雜,倒是隱約能夠認出,沒想到在此卻見到傳說中的古代神獸。
尼瑪果然神駿。
隨著現代都市化的進程,已經絕少人跡不能踏足之地,作為已經消逝的世外桃源,已經難得尋覓。但千佛山的遊客大部分會止步於大佛頭,因為再往上:一是懸崖峭壁光滑如鏡,二是也沒有什麼人文景觀佛像雕塑,氣候又與山下迥異,溫差極大,因此人跡罕至反而成了難得的人間淨土。
隻有靈氣充盈之地,才會有異獸出現,畢竟動物比人感知天地更為敏感,物競天擇,卻也是動物的習性。此時二獸短短時間,確以拚的兩敗俱傷,鐵背黃金雕龐大的軀體,居然歪歪扭扭的振翅化為一道斜斜的弧線,飛離峰頂。消失於雲霧之中,一聲聲悲鳴透落著不甘與悲滄。
一隻小獸居然能讓狠戾凶悍的鐵背黃金雕都受傷,退走,該有多麼的強悍!
林千尺訝然中,睜大雙目凝神看向地上,確見一隻全身銀白色絨毛帶有黑色條紋狀若皮球一般的小獸,白色絨毛覆蓋下隻隱約露出一雙湛藍色眼睛,猩紅色的短鼻,一抹淡粉色的小嘴,弓背蓄勢中確慢慢伏倒在地上,銀白色的絨毛中一簇簇鮮紅血絲汩汩流下,一雙湛藍色的眼睛中帶著絲絲不甘與憤懣,身體在不斷的抽搐中匍匐倒在地上,呼吸急促,如同一個圓滾滾的白色毛球。
想起自己在荒山中曆練中獨自舔砥傷口時的無力悲憤,雪白小獸眼神中透出的憤懣哀傷之色。竟深深觸動了林千尺的心弦,物以類聚。人有群分,站在食物鏈最高端的人類才是最殘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