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詭雷的設置
抗日戰爭到了1941年前後,已經進入了毛澤東預言中的戰略相持階段。
這時中日雙方都在苦苦支撐。
其實這時蔣介石要投降,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國民黨原來就是國家正統,是在台上不顧人民死活,用公款講吃喝玩樂的那些人,到了這種艱苦的時候,他們就有點撐不下去了。
而這時,在敵後的八路軍當然也在苦苦支撐,隻是,這種支撐因為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所以不但要堅持下去,而且還試圖努力尋找改變處境的方法。
奇跡總是誕生在最艱苦的地方。
冀中平原是日軍十分重視的“後方”,這個地區在中國曆史上就是一個極其富庶的地區,也是中國的主要的糧食產區。
冀中的糧食產量,對於中日雙方都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所以,鬼子對於冀中地區也是極力加強控製。
在這種平原地形,對於乘火車、汽車行動的日軍十分方便,而對力量弱小、問題希望能夠找到微小的戰機以遊擊戰襲擊敵人的抗日武裝則非常不利。
因此,冀中軍民發揮了巨大的創造力,開始發明種種新奇的戰術,與日軍進行全方位的對抗。
1940年春季,安國的東趙、西寇兩個村民兵,把手榴彈埋在大道上,用線拉火,炸死了兩個偽軍。
其他地方的民兵受到了他們這種新奇打法的啟發,開始試驗各種辦法用炸藥炸鬼子和偽軍。
但是,這樣威力很大的手榴彈連正規的八路軍都不能全麵裝備,民兵們手裏當然就更少了。
於是他們有的用廢炮彈、廢手榴彈、破鐵壺、玻璃瓶、罐子作殼,在裏麵裝上炸藥,用這種辦法炸敵人。
正宗的炸藥很快就用光了,於是當地的村民就自製硫磺炸藥,也就是中國傳統的黑火藥。
雖然這樣的襲擊規模不大,但是,一種新鮮的打法還是開始了廣泛的傳播。
恰在此時,1941年2月,彭德懷批準紅軍時期起就是共產黨的工兵專家的工兵王王耀南提出的大規模使用地雷和構築大量永備工事的方案。
王耀南開始組織工廠研製土地雷、滾雷等土裝備並大量生產,在根據地周邊推廣“地雷戰”,牽製日軍對根據地的進攻。
王耀南的最大貢獻是,把複雜的技術變成通俗的方法,王耀南他們試製的黑火藥,土地雷及地雷戰的演示,解決了製式地雷昂貴,難以普遍應用,難以推廣的問題。
從此以後,遊擊隊,民兵也能使用自己身邊的東西製造地雷,開展地雷戰了。
這時,王耀南正在晉察冀推廣“地雷戰”,沈擒龍他們部隊來的就是王耀南派來的工兵專家。
古今中外都一樣,應該來的人不來,不應該來的人卻來了,東西不需要的老是在眼前晃,真正要用到的時候,就是找不著。
這時這些工兵專家要培訓的是主要是地方上的民兵、縣大隊、區小隊什麼的。
但是這時因為戰鬥太多,情況緊急,所以很多應該來參加培訓的人不能及時趕到會場。
但是既然有人來了,那麼培訓班還是得照常進行。
沈擒龍他們正跟著司令部行動,這時手槍隊也沒有作戰任務,沒有投入戰鬥,所以沈擒龍正好有空。
沈擒龍正在司令部周圍遊逛。忽然聽到一個院子裏邊老是念叨炸藥炸藥的,於是他就溜達進去了。
沈擒龍自己就給部隊弄過多次炸藥,又參加過百團大戰,跟著工兵使用過炸藥爆破鬼子的工事,對炸藥這種東西的霸道相當感興趣。
所以,這天他聽到了有人在那邊大聲講解炸藥的用法,他立刻就鑽了過去。
一直到這時,沈擒龍在部隊都沒有混上一件軍裝。
所以現在沈擒龍又是一身便衣,腰裏別著一支匣子槍。
門口的哨兵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地方上的民兵同誌,馬上催促他趕緊進去上課。
沈擒龍一聽說是上課,更加興奮,急忙跑了進去。
到了這時,前麵的課程已經進行過一半了,關於炸藥的原理之類的已經講完,下麵正在講關於地雷的用法。
這時地雷種類還不多,最重要的是一種叫做踏板雷的地雷。
所謂踏板雷,就是在地上挖開一個一尺見方的洞,裏麵橫上一根木棍,再在上麵放一塊木板,木板的一邊釘著一顆小釘子,釘子上拴著一根引線,引線的另一端連著一顆地雷。
地雷被放在緊接著的一個圓坑裏,把引線繃直了,輕輕地在上麵撒上土,這是偽裝,鬼子也不傻,所以得有能讓鬼子看不出來的掩飾。
踏板雷是一種比較基本的地雷,它解決了最基本的發火問題,具備了地雷的一切要素。
它是埋在地下的,然後鬼子上去踩了一腳,把引信給帶動了,於是地雷就響了。
沈擒龍也擺弄過炸藥,也知道地雷的用途,前邊的課程他沒聽到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對於地雷爆炸的具體過程,沈擒龍還是不特別熟悉。
現在聽到工兵一解釋,他就明白了這裏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