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被洗腦的蒙古人
戰爭已經到了這種時候,鬼子還是沒有一天放棄對外蒙古的進攻。
關東軍組織的磯野部隊,本來是希望他們能夠在鬼子入侵外蒙時發揮作用,但隨著戰局的發展,鬼子沒打人家,自己已經拉稀了。
不但關東軍進攻蒙古、蘇聯的計劃泡湯,鬼子自己的氣也已經倒不上來了。
這些蒙古部隊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戰鬥部隊,而成了“對外蒙謀略部隊”。
關東軍認為使用“威力謀略”是戰勝蘇聯的重要手段,所以鬼子一天也沒有放鬆對蘇聯的“威力謀略”。
鬼子眼中的所謂“謀略”,就是指破壞鐵路、橋梁、軍事設施等的軍事間諜活動,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鬼子組建了多支謀略部隊,經常越境到蘇聯從事爆破、策反、暗殺等活動。
鬼子不是好東西,老毛子也讓他們禍害得不輕,所以老毛子對這些鬼子也是恨之入骨。
沈擒龍一入境就被發現了,和蘇聯、蒙古軍隊到處在搜捕這些鬼子部隊也有關係。
現在,這些鬼子炸了蒙古的大橋,已經向大鼻子們傳遞了有人潛入的信號,這些大鼻子準把沈擒龍當成跟這些鬼子是一夥的了。
這樣,沈擒龍就是說出暗號,人家也會懷疑他們是一起來的。
沈擒龍心想,自己的運氣怎麼這麼差了,是不是到了外國,開始水土不服了?
沈擒龍聽著遠處時斷時續的槍聲,知道整個地區都在搜捕那些鬼子和蒙奸。
他決定,現在就在野外隱蔽起來,等到風平浪靜了,再出來,盡量讓大鼻子們忘記他跟鬼子們一起出現的事實,把誤會減少到最低限度。
這時沈擒龍膽氣很壯,目的地就在前麵,身邊不遠就是水源,現在手裏又有鬼子的壓縮餅幹,吃喝都不愁。
而他手裏又有武器,如果沒有了吃的,可以到遠處去打野獸。
總之現在比在晉察冀時候條件還好,沈擒龍在野外潛伏幾天絕對沒有問題。
沈擒龍舒舒服服地坐下來,先拿過鬼子的水壺飽飽地喝了一頓水,然後張開手槍的機頭,放在身邊,又把馬韁繩拴在手腕上,睡了過去。
就這樣,一天一夜過去了,沈擒龍完全恢複了體力。
在這一天一夜中間,槍聲始終沒有斷過。
蘇聯占領外蒙古時間比較早,又對蒙古人進行了長期的洗腦,所以他們能夠動用的人力資源廣闊。
老毛子用人力優勢對付鬼子的局部優勢,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但是終於消滅了鬼子的鬼頭鬼腦的特種部隊。
沈擒龍聽著這些槍聲,心想,看來傳說中的蘇聯是軍事強國是真的沒有錯呀,這蘇聯的子彈真是太富裕了,簡直象是不花錢來的一樣。
可是這麼多的人,在自己的地盤上抓這麼幾個鬼子和蒙奸,也不用費這麼大勁哪?
到了天再亮的時候,沈擒龍站在馬背上,向四周觀察。
他發現,遠處有4匹馬慢慢向他這邊靠近了。
沈擒龍知道,到底有草原上的有經驗的蒙古士兵發現了那些逃走的馬匹的痕跡有些問題。
他們分出一批人,順著馬蹄痕跡找過來了。
沈擒龍正好找到這些人,打聽一下這邊蘇聯的詳細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
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
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麵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出計劃,
——這是軍事家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
能夠在混亂的戰爭中生存、甚至取勝的人,都是因為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而做正確的決定不是容易的事情。
沈擒龍能夠生存得下來,又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完全是因為他不是一個冒失鬼,而是有一個習慣,要事先了解戰場環境,然後才根據自己的條件決定行動。
沈擒龍站在馬背上,向“蘇聯同誌”招手。
反正這些被洗腦的蒙古人也是給大鼻子幹活的,找他們就是找到老毛子了。
幾個蒙古兵一看到沈擒龍,立刻興奮地撲上來。
沈擒龍滿麵笑容地向幾個“蘇聯同誌”招手,可是幾個蒙古兵一看就知道,沈擒龍是一個壞人。
這是因為,沈擒龍沒有穿著蘇聯或者蒙古的軍裝,也沒有蒙古袍,他穿著一整套鬼子做的西裝。
蒙古同誌十分清楚,這種打扮,絕對是非我族類。
在社會主義革命以前,蒙古也許有那麼幾個特別有錢,不那麼土包子的王爺可能會在蒙古袍子外麵套一件西服上衣。
可是,疾風暴雨一般的革命之後,這些穿西服的家夥全都給蘇聯同誌槍斃了,現在已經沒有穿著西服的人了。
所以,這個笑嘻嘻的家夥絕對不是我們自己的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