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秋把證件放進口袋裏,走到武器箱子邊上,發現箱子分為兩層,下層還有兩支用防水薄膜包裹的M4型的卡賓槍,旁邊是幾個個空出的位置,可見原來裏麵有4支槍還有不少彈夾,但是被人取走了。 這種槍肯定比他手上的禮賓槍更適合戰鬥,不過他不敢翻箱倒櫃地找彈藥,所以把更換手上武器的念頭壓了下來。
往回走的時候,他看到了牆上有一處液壓推動的方形艙門,可以想象外麵就是冰冷的海水。艙門旁是兩個手柄,一個是紅色的,上麵有“注入海水”字樣,另一個是黃色的,寫著開啟艙門字樣。一旁的架子上掛著的大量的氧氣瓶和普通的幹式潛水衣。可見這是一種專門設計的,離開和進入潛艇的捷徑,美軍通常用他來執行淺海得深透任務,所有這些潛水裝備,都隻能在水下20米左右才能使用,這裏是水下200米,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東西能從這裏逃走,除非他的血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同樣的道理,從外部進入也同樣不可能,即使有如同趙平漁那樣的深水潛水的經驗也不行,這裏沒有任何的減壓設備。
檢查完這個隔艙,王延秋重新回到圍殼下方的主過道,通道還是那樣昏暗,冷氣逼人,就像一座深海裏的墳墓。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好像是一個安寧的死地,但是總感覺死的並不是那麼的徹底。
王延秋躡手躡腳地走了幾米,就看到了指揮艙的艙門。世界各國的潛艇,內部構造各不相同,但是指揮艙的位置大致還都在這裏,也就是潛艇的圍殼下方,因為設計上必須考慮圍殼上的光學潛望鏡的位置,盡管現在的一些潛艇上已經沒有光學潛望鏡了,但是這樣的傳統倍保持了下來,這裏還有一個金屬梯子可以直接爬到頂部,王延秋知道那上麵除了一個蓋子什麼都沒有,他感興趣的是指揮艙內部,這艘潛艇不久以前還在海底狂奔,無論如何,指揮艙裏總得有些什麼東西才對。
王延秋朝前多走了一步,停下來仔細傾聽,有很微弱的聲音從指揮艙裏傳了出來。他聽了一會兒,實在分不清這是什麼聲音,像是從耳機裏傳來的沙沙的噪音。再走了幾步,可以從一個很小的角度看到艙門內的一些情況。他看到了牆上並排固定著的大量的平麵顯示器。其中有幾個亮著,顯示著很多線條,還在不時地跳動著。王延秋在409上呆得久了,知道這是電子海圖的一種,顯示的是立體的海底地形。他又向前走了一步,將壓低的槍口略為上抬了一些。如果有個什麼東西現在閃出艙門,他可以一抬手就打中大致胸部的位置。過了一會兒,沒有任何人從裏麵跳出來,也沒有聽到有人的聲音,甚至感覺不到有人在裏麵活動的氣息。他探頭朝裏麵張望,整個指揮艙內的LCD顯示器多得不得了,有不少都在閃爍著,但是大部分顯示器上麵的畫麵都是固定的。
“應該讓鄭強和航海長下來看看,他一定會感興趣的。”
王延秋心裏這麼一閃念,然後他就看到了鄭強的臉——從艙壁上掛著的一台顯示器上。那是一張綠色的臉,因為那是通過微光拍攝的,所以看上去確實是綠色的,鄭強正從潛龍4號的舷窗裏不停地張望,每當潛龍4號上的探照燈轉向照射到外部的攝像機時,顯示器就會變成一麵慘白。
“原來,他們有一台攝像機專門對著圍殼外部?”
“不過,這也不奇怪,他們需要指揮海爆的潛水員帶著設備從圍殼隔艙進出,有數碼攝像機對著外部也不奇怪,不知道他們用的水下通訊手段是怎麼樣的?”
王延秋心裏這麼想著。這樣的情況似乎說明了,潛龍4號停在後甲板上,裏麵的人大致應該是知道的,但是從這裏肯定看不清連接的部分,所以自己進來,他們就未必知道。這似乎又有一些自欺欺人,這樣先進的潛艇上不可能在主要水密門上不安裝傳感器。
指揮艙內沒有半點照明,但是大量的顯示器發出的光足夠將裏麵照得相當的亮。王延秋幾乎是爬進了艙門口,現在他可以看到裏麵的大部分區域,除了被巨大的攻擊潛望鏡擋住的部分。
指揮艙內的電子指揮中心仍然在運作當中,左側的聲納顯示器上的圖形一直在微弱的改變。旁邊另一台顯示器上的一艘3D圖形表示的弗吉尼亞級潛艇的模型一直在不停地水平旋轉,可以看到潛艇後部的推進器部分用醒目的紅色表示,上方有不停閃爍著“警告”和“故障無法排除”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