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5-2(1)(1 / 1)

正文-5-2(1)

幾天以後,區隊長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來後方醫院看德成。區隊長先問了問傷情,然後道:

“鬼子投降了,有什麼打算?”

“我想讀書,不是兵書,是科學方麵的書。”

區隊長拿起《曾胡治兵語錄》翻了翻,“德成,依我對你的了解,你是天生當軍人的料,你知道,在我們這支軍隊裏有文化的人太少,這是你的一大優勢,而且你又有實戰經驗,與那些白麵書生有本質區別,假以時日,你在軍隊的前途無量,你不想當將軍?”

德成搖了搖頭,“我們都是戰爭的幸存者,在黨委派的任何一個位置上工作,我都感到十分幸福與滿足。我並不是說軍人不好,我想的更多了一點,可能就是小知識分子的毛病吧。”

區隊長很感興趣,“你說說看。”

“軍隊是國家的刀槍,是手臂的延伸,可就是刀槍再鋒利,沒有強壯的身體、有力的臂膀,這個刀槍也是無用之物,國家還是一隻待宰殺的肥羊。清朝末年,北洋艦隊實力亞洲第一,可還不是全軍覆沒?清軍的裝備未必比八國聯軍的差,還不是一敗塗地?從那時起中國就受日本欺負,一直到現在。”

“嗯,有道理,你接著說。”

“從曆史上說,中日之間大的戰爭有唐時的白江之戰、明時的抗倭之戰和萬曆援朝之戰、清朝甲午之戰。前三次是在中國經濟強於日本、起碼是不弱於日本而總量又大於日本情況下取得了勝利。甲午之戰是在經濟水平低於日本、而海軍力量強於日本情況下失敗了,其實這也說明了光有堅船利炮還是不行。而中日之間的這次戰爭雙方差距就更大,說到底是一個小而強的工業國對一個大而弱的農業國的戰爭。別的不說,一支三八槍的價值相當於一個普通農民將近一年的收入,日本一個兵工廠一年產量上萬支、幾十萬支,我們要用多少農民傾家蕩產的代價去換?更別說人家的飛機、軍艦和大炮了,這仗能打得能不吃力嗎?軍人對一個國家的落後感觸是最深的,小鬼子一個小炮樓我們就沒辦法,其實不就是一門山炮兩顆炮彈的事情嗎?可我們沒有,什麼都沒有,我們不得不付出幾十條生命的代價。民國建立幾十年了,倒是聽說上海有什麼棉紗大王、火柴大王,可我們有什麼像樣的大工業?有沒有自己的鋼鐵大王、機械大王、輪船大王?沒有,一個都沒有,這些都被外國人壟斷著,以至於我們造不出一門大口徑的火炮,更別說飛機、坦克、軍艦了。光搞些個棉紗、火柴的,搞得再多也是肥肉,人家什麼時候都能搶你,隻有鋼鐵、鐵路、軍工這些基礎工業才是國家的骨骼與肌肉,沒有這些你國家越富裕越容易招人侵略。”

“在講形勢課的時候你給我們講過,說蘇聯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就使自己的重工業超過了德國,這也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蘇聯恐怕早就被滅了國。這次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說實話與國際大勢有關,可作為軍人,我所追求的是完全軍事意義上的勝利,我希望的是手中拿著比敵人更精良的武器裝備,而這些武器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我想拿著這樣的武器摧毀敵人,讓一切侵略者在我們麵前灰飛煙滅,讓他看到我們,不,讓他們想到我們就發抖。到那時就沒有人敢於掠奪我們了,中華民族也就沒有戰亂之苦難了。”

區隊長思索著,“你想的確實比別人更長遠、更深刻。這個民國,唉!這幾十年就知道軍閥割據、混戰,騰出手來還要收拾昔日的盟友共產黨,國內搞得一塌糊塗,不招來外賊才怪呢。現在鬼子給打敗了,真得好好建設新中國,可這個新中國怎麼個建法,可能大多數人心裏沒譜,你是咋想的?”

“以俄為師,搞大工業,從重工業開始。我剛才說了,沒有這些,就是國家再富裕也是待宰殺的肥羊。當然了,或許有的人想走另一條路,那就是依靠一個大國,如美國、蘇聯那樣的強國,中國給他們做配套,提供勞力、資源,可能我們國家會在短期內富裕起來,可經濟的命脈捏在人家手裏,那可真就成了殖民地了,這個日子好過嗎?我認為不好過,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的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驕傲的民族,現在要給人家當殖民地、作小妾、作長工、作佃戶,反正我是不幹。中國要生存,而且要活得像一個大國,要和世界列強平等,要不受欺負,就得獨立自主的發展我們的大工業。可能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中國的日子會很苦,甚至有些國家不樂意看到我們發展重工業,不願意看到我們獨立自主,會用各種辦法阻撓,甚至是發動另一次戰爭,像清朝末年一樣打斷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但這些代價都值得,因為隻有現代工業,才是中華民族的生存之道。我是想回姚安集繼續上我的技術訓練班,煤炭是經濟的動力與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什麼工業都發展不起來,可我估計鬼子投降後,那個班的日本老師也得回國了,不過沒關係,我也可以上其他學校,機械的、化工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