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隊長這邊有些麻煩,自己兵力比敵人多不了多少,裝備差距就更大,離鬼子那麼近,頗有點刀尖上跳舞的意思,但打仗還能沒風險?況且秋收是老百姓的大事,一年就靠這一季了,怎麼也得搞好,不能搞壞。
一、三排進了小王莊,對大王莊方向放了明暗幾個警戒哨,就大張旗鼓地鼓動宣傳貼標語,還占了一處打穀場搞訓練,因為區隊長知道那地界離大王莊近,也就三四裏路,中間還沒什麼障礙物,天氣好的情況下拿肉眼就能從大王莊看見這個打穀場的情況。本來這訓練就是擺樣子的,不能讓戰士們過於疲勞,於是一直想搞的隊列訓練就提上了日程,大家一二一、一二一地來回走著,幾天下來居然走得有了些模樣,也算是個收獲。區隊長一麵搞著表麵功夫一麵鼓動著百姓們趕緊收莊稼,從離大王莊盡量近的邊界開鐮,能割多少割多少,割完了趕快收藏,進度也很快。
可區隊長心裏一點也不輕鬆。幾個潛到離大王莊隻有一二百米的偵查哨反映連著好幾天了,那莊子幾處高大房頂上總會冒出來幾個黃乎乎的人腦袋,還舉著望遠鏡往這邊看,指指點點的一看就看大半天,第二天還接著看,恐怕小鬼子和那高麗二鬼子想給咱找點麻煩。區隊長一麵加緊偵查,一麵悄悄的撤出了一半的兵力,一排操練的時候三排機動埋伏,三排操練的時候一排埋伏,手裏總保持著一個排的機動兵力,他知道大王莊的鬼子二鬼子不算太多,有個突發事件一個排的兵力也總以應付一陣。
高木正雄少尉是大王莊皇軍的指揮官,他的這支部隊是以朝鮮士兵組成的部隊。
朝鮮亡國五十年來,日本在朝鮮推行了一係列諸如“皇民化運動”、“創氏改姓”等奴化朝鮮人的政策,幾乎所有的朝鮮人都改了日本名,金岩南也就成了高木正雄了。日本人還在學校裏強製推行日語教育,漸漸的,大家以為自己真的就是日本人了。隨著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日益感到兵員的不足,於是從20世紀20年代起,大量朝鮮青年加入了日本軍隊,到抗日戰爭時期,加入皇軍的朝鮮人大概有160萬之眾,在華作戰的就不下35萬人,以聯隊(團)以下建製配屬皇軍主力師團進行作戰,高木正雄少尉就是其中的一員。
高木少尉年少時家貧,似乎隻有當兵一途才能出人頭地,好在他天資聰穎又有文化,先入了滿洲新京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被授予皇軍少尉軍銜,分派到關東軍635部隊任小隊長。隨著關內戰爭越打越大,皇軍戰線越拉越長,皇軍也感覺兵力越來越緊張,不得不從滿洲國調兵南下入關,高木正雄少尉的部隊就被派駐到華北,隸屬於獨立混成第十旅團。
在離開滿洲國之前,少尉拜訪了他慶尚北道的同鄉明勇銀,二人的會麵是在醫院中進行的。明勇銀中尉在華北地區駐紮了將近一年時間,雖然在占領區並沒有參加什麼大的戰役,但在八路夜戰、地雷戰、偷襲戰下仍然傷亡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關鍵是部隊沒有了士氣,也就喪失了戰鬥力,不得不開回滿洲國進行休整。明勇銀中尉的腹部就是被地雷炸傷的。
躺在病床上的中尉講述起戰況時一臉的愁苦。
“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場,你可能根本看不到你的敵人,說實話這一年我所經曆的就是屠殺與被屠殺。”
“怎麼講?”
“我們每次出去掃蕩,幹的活就是殺中國農民、搶他們的糧食、燒他們的房屋、奸淫他們的婦女,這讓他們仇恨我們。他們就在我們經過的路上埋地雷、在井水裏下毒、往我們的宿營地扔炸彈、襲擊我們的運輸隊、捕殺我們零星人員。反過來我們又報複他們,又積累了更多的仇恨,他們再來報複我們。一直這樣循環往複,沒有終點,我們不僅肉體上疲憊不堪,精神上也倍受折磨,幾近崩潰的邊緣。”
“八路軍人數不多,裝備給養極差,訓練也差,但作戰意誌頑強,絕非一打就跑的重慶軍可比。作戰方式又極為靈活,充滿了中國式的智慧,不像重慶軍就喜歡正麵與我硬頂。和他們打仗,你有一種被蚊子叮咬的感覺,叮一口沒什麼,十口八口就受不了,挨咬多了就讓吃不了飯、睡不了覺,把你咬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