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平行時空

公元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這一蜚譽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將會以全新的麵貌迎接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屆時,除了會推出一係列精品展覽外,此次盛典還將會開放一批此前從未向世人開放的區域。

此時,盛典臨近,故宮的工作人員仍在緊張有序的準備當中,不過在故宮博物院內部卻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雙方是故宮博物院的考古學家與明史領域的專家學者,雙方圍繞一部館藏文物要不要借此次盛典正式向全世界公布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究竟是何文物竟能引起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和明史領域的專家如此激烈的爭辯?

原來早在去年,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在對一些此前從未對外開放的區域進行大修的時候,竟然在一處偏殿之內發現了一間密室,密室不大隻有十幾平米,卻摞放著十幾口金絲楠木的大箱子,工作人員立即將這一發現報告給故宮博物院的領導。

當這些布滿灰塵已看不出本來麵目的金絲楠木大箱子被考古專家們小心翼翼的打開後,裏麵卻隻是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書冊。

直到有人拿起一本冊子輕輕翻開,所有在場的領導專家普通工作人員全都目瞪口呆,眾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一時不知該如何形容此時的心情,隻見被翻開的一頁赫然用朱筆寫著一行大字《大明穿越日誌》!

還是簡體字!

在場的所有人心裏同時升起一種想法——“究竟是誰在搞惡作劇”?

領導當場下令這件事絕不可外傳,直到事情調查清楚。

可是在詳細詢問了當時發現這些箱子的工人,仔細查驗了密室的建造時間,卻又讓所有人心頭萌生一絲疑慮。當時在場的工人足有幾十人,都可以作證不是有人故意放進去的,而且密室的建造時間很容易就能推斷出來,絕不是現代建造的。

在場的專家仍不死心,又對木箱內的書冊進行紙張、墨跡、印鑒分析,在動用了最先進的科學儀器分析過後,結果卻又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分析數據表明紙張、墨跡都是明朝時所產,而印鑒卻是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的私印,恰恰故宮完整的保留了一套天啟皇帝的印鑒,故宮領導當場讓人將這一珍藏的文物取出,兩相對比之下,竟然絲毫不差!

雖然所有的證據都表明這些書冊確實是明朝時所著,但裏麵的內容卻又讓所有人一致認為是造假,隻因這些書冊記載的內容實在匪夷所思!

書冊的內容根本不需專家解讀,隻要識字就能讀懂,因為全部內容都是用現代的語言所書寫,總的來看這就是一部日記,連字體都是簡體字,根據日記上麵所記錄的時間甚至前麵幾年的內容都是按照從左往右的書寫習慣,雖然全文是用毛筆書寫,但最早的筆跡一看就是完全不會毛筆字的人所寫,雖然後麵的筆跡已經越來越熟練、字體愈發蒼勁有力,能看出書寫之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苦練,隻是書寫的內容卻仍然讓人出戲。

故宮的專家們經過一個多月激烈的爭辯後達成一致,雖然所有的證據都能表明這部《大明穿越日誌》確實書寫於明朝,但由於內容太過匪夷所思,經專家一致認定為造假,雖然現在還弄不清楚是如何造假的,但終究是會調查清楚的。

但有人卻並不認同專家們的決定,此人名叫鄭同,是同事們眼中的明史專家,但真實身份卻是故宮內專門研究明朝文物的考古人員。鄭同決定向領導主動請纓調查這一“造假”事件,在得到領導勉強同意後,將全部日記搬到自己的辦公室,從頭到尾詳細的閱讀了一遍,不料讀的越多心頭的疑慮越重,這本日記記載了一個現代年輕人林峰因交通事故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明朝,靈魂附在了死去的天啟皇帝朱由校身上,之後就是如何大施拳腳將一個千瘡百孔苦苦支撐的王朝重新帶向巔峰的心路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