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節(2 / 2)

所有人的眼前頓時為之一亮,原本低迷的情緒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似乎看到了希望。

“怎麼說?”鈴木貫太郎陸將急切的問到“東京軍部的明確答複下來了嗎?”

晴倍有平欣喜的說到“是的,情報課通訊監測班剛剛接受到的訊息,東京方麵同意了塚木課長的作戰案了,同意我們撤離九州,將殘存部隊撤退到本州,在山口縣重新集結,做好本土決戰準備。”

“哦,看來東京還沒有完全的瘋了。” 塚木清遠淡淡的說到,盡管他竭力的壓抑住自己的情緒,但那股子欣喜還是隱隱約約的流露了出來。

“我們應該做準備了” 鈴木貫太郎難得的露出笑容,說道“讓部隊開始向北部撤退吧”

塚木清遠點點頭“告訴北線的第2獨立混成旅團、第105師團繼續堅守防線,告訴山田有樹旅團長,他們將必須為撤離行動爭取更多的時間。同樣,八代市防線也是如此。”

日本東京軍部是在經過一番辯論之後,才通過了塚木清遠提出的撤離九州、集結力量本土決戰的作戰案的。盡管軍部中的極右翼強硬分子極其反對這份作戰案,並稱撤離案是一種畏戰的可恥行為。但由於陸軍參謀部的竭力推動,塚木清遠的作戰案還是被軍部予以了采納。這多少與塚木清遠在陸軍參謀部的人緣有著極大的關係。另外一個方麵,塚木家族在軍內、政界的龐大勢力也為撤離案在軍部作戰會議中被通過起到了關鍵作用。

對於九州的戰事,東京軍部所需要的隻是利用九州防禦部隊來為本土決戰部署爭取到充足的時間罷了,為了能夠調集相當足夠的力量在中國地區、關西等地和中國軍隊展開決定性的作戰,犧牲九州防禦部隊本就是一種無可奈何之舉。而中國軍隊的穩打穩紮、逐次推進政策也讓日本人有足夠的時間在和歌山至島根縣一線集結重兵,布防出一道弧形防禦線,既然本土決戰的部署已經完成,而九州的戰局也無法挽回,那何不盡可能的撤回相當力量的殘存部隊,也好為接下來的本土決戰積蓄更多的作戰部隊。

按照東京的構想,主要能夠在本土以絕對優勢兵力給予中國軍隊以重創,那麼美國人將會迅速的幹預到這場戰爭中來,並可以迫使中國人重新坐到談判桌上來。如果不能做到讓中國人妥協,那麼與美國軍隊的結盟也可以將這些遠離本土的中國遠征軍隊給予殲滅。消滅這些中國軍隊中的精銳部隊。

但政治上是矮子的日本人總是隻會一廂情願的去估算自己手裏的殘牌,大國之間的利益關係並不是一個島國意識強烈的國家所能夠理解的。以前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政客文官政府都不能明白的關係準則,軍部的那些右翼戰爭瘋子是更加不會明白的。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沒有把這樣的愚昧的國家態度放在眼中,北京、華盛頓、甚至是遠在歐洲的莫斯科,在西太平洋有著決定影響力的三大國所需要的隻是對於利益的重新劃分而已。而格局的重新洗牌,隻是注定了日本這個棋子所起到的作用。

中國軍隊在西南戰區的緩步推進、逐次攻占隻是國家政策的一種體現而已,而不是日本人所以為的裹足不前。對於中國軍方來說,以雷霆一擊徹底摧毀日本隻是彈指之間而已,但這樣做並不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中國的國家利益,當然了那樣的話,國際輿論也是絕對不會容忍的,筆伐口誅的媒體輿論將會讓外交部很被動。北京政府所需要的隻是在西太平洋地區、尤其是東亞地區確定下自己的利益區域。而這個利益區域裏所當然的得包括朝鮮半島、日本等大中華文明圈內的國家。

至於美國人,華盛頓自然不會容忍中國的獨大,但也絕對不會看著一個右翼化日本的出現。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中國一起重新劃分利益而已。而日本隻是這個利益劃分線上的一點而已。大國之間的政治角逐就是這樣,任何小國都無法左右自己的意誌,他們隻是大國利益劃分的籌碼而已。與其說美軍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設立是針對中國,還不如說是針對利益劃分而已。

當中國、美國以及莫斯科都爭相進入基本上處於真空狀態的西太平洋地區的時候,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止這三個足以將地球毀滅若幹次的大國對亞太地區的瓜分。即便是在此地有著傳統利益的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