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襲來的武裝直升機穿破彌散著的煙雲,懸停著將漫天飛舞的反坦克導彈射出,到處都在發生著劇烈的爆炸,作為機動力量使用的裝甲部隊絲毫動彈不得,在那些成群結隊而來的‘坦克殺手’麵前,他們隻是待宰的羔羊。一輛輛坦克、裝甲車冒著濃煙,被大卸成八塊,那些由武裝直升機發射的‘紅箭-10’反坦克導彈輕而易舉的便撕開了裝甲薄弱的坦克頂部裝甲防護。在攻頂戰鬥部的淩厲錘擊下,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鋼鐵巨獸無一例外的被掀去了腦袋,殉爆中炸飛的炮塔看上就被砍下的頭顱一般,訴說著悲泣。
在清理完為數不多的裝甲力量之後,那些成群結隊遊蕩的武裝直升機悻悻的脫離縱深攻擊,轉回前沿,用密集而下的火箭彈雨洗禮著被炸成一片狼藉的日軍防線,或是用劈頭蓋臉的機炮彈幕耕犁著滿是彈坑的地麵。追逐掃射著四竄逃避的日本人。
隨著幾架‘強-10’攻擊機的到來,來自空中的殺戮再一次的掀起新的高潮。雙發雙垂尾、機腹、發動機等關鍵地區裹著厚厚防護裝甲的‘強-10’就如同咆哮著的空中坦克一般,無情的撕扯著日軍的防線。擁有相當防護力的‘強-10’攻擊機絲毫不在意那些零星竄動上來的小口徑厄裏孔高射炮火的轟擊。在漫天飛舞的曳光彈雨中,這些噴吐著火舌的碾磨還不留情的將不知死活的對空射擊的防空陣地連人帶炮炸成一片火海。
無論是這六架來自嘉手納基地的‘強-10’攻擊機、還是南線作戰中,編屬於第9陸航團的那八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中國軍方在對日作戰中,投入了相當一批新型技術武器。
這種將戰場作為最好的新武器試驗場的做法和美國人一樣,為的就是在戰爭中能夠真實的檢驗武器性能、發現問題、並改進這些問題,因為隻有經過戰火考驗的武器才是最好的武器、才是士兵們身邊最為信賴的夥伴。
當然了,在戰爭中檢驗的並不僅僅隻有武器裝備,還有部隊的戰鬥力以及新戰術的使用。畢竟中國軍隊能夠得到戰火鍛煉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之前的衛國戰爭中,正是由於太久的和平時期麻痹了意誌、放鬆了警惕,才使得中國軍隊在聯軍的突襲中措手不及。東海艦隊在聯軍突然襲擊下全軍覆滅、南京戰區空軍也遭到毀滅性打擊,數十萬聯軍作戰部隊登陸沿海。如果不是依靠強大的國防動員能力、以及中國軍人那鋼鐵般的意誌,或許戰爭的結局也不是那樣了。
發動起來的戰爭機器不會那樣輕易的停止,在將戰火燃燒到邪惡的宿敵-日本的本土的時候,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毫無疑問了。一些新的戰術正被投入到戰爭中。正如遠征軍司令員、對日作戰前委總指揮-雷石中將所說的那樣“我們需要改變中國軍隊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我們不要僅僅做到天下第一陸軍,我們還需要有強大的海空軍。因為戰爭不僅僅依靠陸軍、靠步兵去拚殺,還有空軍、還有海軍、還有太空部隊,我們不僅僅做到陸海空三維,還需要製電磁、製太空。新時期的中國軍隊應該是一支合成化的新型軍隊,是一支有著強大海、空、天軍作為堅實後盾的無敵陸軍。”
在中央軍委的授權下,衛國戰爭後大量的新型武器裝備被迅速的裝備到部隊、並很快形成戰鬥力。這些新裝備不僅僅是在重武器上,很多單兵個人裝備也被迅速的下發到作戰部隊的手裏。防刺戰鬥靴、攜行裝具、戰術背心、防彈衣、數碼迷彩作戰服裝、數字化單兵通訊裝備、能夠抵抗子彈直射的防護頭盔,還有看似小小的背負式飲水包和野戰急救包,這些都是部隊人性化、新型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缺少統一攜行裝具、渾身上下如同蜘蛛網樣背負著水壺、手榴彈彈、彈藥包等等大小包袱、穿著解放鞋、頭頂老式鋼盔的中國軍隊煥然一新。
在麵對敵人猛烈的阻擊火力時,勇猛無敵的中國陸軍作戰部隊也不再靠著戰士們用生命、鮮血去人工爆破、炸毀碉堡火力點。裝備到班、排各級基層甚至個人的數字化通訊電台可以隨時呼叫炮火或是陸航直升機、乃至空軍,用炮火、航空炸彈掃清進攻途中的障礙。
中國軍隊並沒有因為空地一體化火力的擁有就陷入美軍那樣的危險思維,動不動就呼叫炮火、召喚空軍的做法不是中國陸軍的習慣,更多的時候,勇往之前、無所畏懼的中國士兵們還是用他們的智慧在戰勝著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