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節(2 / 2)

看看美國人現在在做些什麼,對於中日戰爭,華盛頓從來都是模棱兩可,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表態,而再看看他們的軍事部署。從阿拉斯加、到關島、再到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人正在將他們的軍隊部署在原先的西太平洋第二封鎖線,戰線被後退了,原先的二線,這個時候成為了對抗的第一戰線,美國人寧願這樣做也不願意再去選擇一個已經失去原有價值的日本。可是東京的那些蠢貨卻怎麼也不明白。

俄國人?據說外務省的家夥們最近和莫斯科跑的很緊,甚至還想得到軍事援助。也許俄國人會賣給東京大批的軍火吧,至少現在會。但是莫斯科在一邊數著高額賣出的軍火換來的鈔票的同時,想必也正在磨刀霍霍吧。貪婪的俄國人就是這樣,他們什麼都想得到,隻要是利益。北極熊從來都沒有過真正的雪中送炭,相反的,在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他們倒是有過多次的落井下石。

無論是和中國人、或是白宮、還是莫斯科相對抗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錯誤,更不用說是日本了。選擇與這三個世界大國的對抗隻能注定下自己悲慘的命運。因為這個世界上,隻有中、美、俄三個大國同時具備幅員遼闊的土地、大量的人口消化市場、完善的工農業體係、以及豐富的資源,這一係列的堅實的戰略條件。而正是具有這樣的條件才是這三大國無論走過怎樣的崎嶇,但卻又會重新強盛複興的原因。而這些缺一不可的戰略條件無一是日本這個貧瘠小國所具備的,而沒有這些點,日本又怎樣去和這些大國相對抗。

塚木清遠苦笑著抬手按了按額角,自從明治維新,日本就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要想成為大國就必須對外拓展,以掠過資源、開疆辟土、增加內部消化市場;而對外拓展就必須首先選擇和大國相對抗;與日本近在咫尺的中國首當其衝的成為了日本首先必須戰勝的大國;而和大國相對抗又注定了日本的失敗命運;失敗後的日本又拚命的想要成為大國;於是又再次對外拓展,去與大國相抗。

1894年的甲午戰爭,趁著中國衰落的時候,日本終於第一次的戰勝了強大的中國龍。豪賭的日本人在戰前並沒有看好自己的勝利,甚至就連明治天皇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然而腐朽不堪的大清帝國軍隊卻是那樣的不堪一擊,通過戰勝中國,日本得到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大把白銀、大片土地。嚐到勝利甜頭的日本還沒有從喜悅中回過味來,第二個大國-俄國人便粗魯的撞了上來,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又是日本一場與大國之間的對抗,不知道是同樣沒落的俄國軍隊比大清帝國的軍隊還要腐朽呢,還是東鄉平八郎的確是難得一見的海戰奇才。加上旅順口大戰中,乃木典希的肉彈衝鋒也著實厲害。不管怎樣,日本又一次贏得了戰爭。

接連的勝利讓日本走上世界強國之巔的同時,也揭開了輪回發生的序幕。就好像數學函數中的拋物線一樣,當走上邁上頂點之後,軌跡便不可扭轉的下落。當利益發生了衝突的時候,賭徒樣的日本再一次的選擇了豪賭,這一次他不僅僅選擇了和中國的全麵相抗,還壓上了對決另一個世界大國-美國的賭注。隻是奇跡沒有能夠再發生,日本也沒有再次贏得賭局。而是輸得很慘,輸得幹幹淨淨,輸得一無所有,甚至將自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直至1945年所攢下的全部家當都輸了個精光。

曆史再次在重複,當二戰結束後貧瘠不堪的日本在美國的有意識的利益扶持下,慢慢的重新走上複興的道路,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日本再一次的衝昏了頭,賭徒的本性再次的驅使著日本走向和大國對抗、直至衰落的輪回之路。而這一次,曆史又將會帶給日本什麼呢。

這個時候的中、美、俄已然是這個世界最為強大的三大力量,無論是早已處於巔峰的美國、還是複興後日漸強大的中國,以及重新尋回紅色帝國感覺的俄國,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大國,而是有些足以毀滅整個地球、戮盡人類生靈的能力的軍事強國,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這三大國都是無比的強盛,盛怒的他們發出的咆哮足以讓世界為之膽顫。而日本無論是挑戰他們其中之一,都將是注定了的輪回之路,一條走上衰落、甚至是毀滅的道路。對此,理智尚存的塚木清遠並不是不知道、並不是不明白,但作為一個軍人,他知道自己並不需要清楚這些,因為自己所需要的隻是一個政策計劃的執行而已。